第 2980 期(2021 年 10 月 3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活在當下」本為拉丁格言“Carpe diem”,來自賀拉斯的拉丁語詩集《頌歌》,完整詩文為“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可翻譯為「活在當下,盡量不要相信明天」,頌歌述說未來不可預見,不要盲目追求未來,今天盡力是為明天變得更好。而我們會憧憬未來,更會有理想及宏大的目標,都可以成為今天努力向前的動力,但當我們空有理想卻在當前沒有實際行動,或是只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只管自怨自艾,永遠只坐着慨嘆時不與我,這樣下去遠大的理想只能成為自己的絆腳石;再者更對明天過分憂慮,又怎會懂得活在當下呢。
其實,過去的經歷也可成為活在當下的「發電機」。因為以往成功可以鼓舞自己繼續追求理想;就算曾經失敗的經歷也可化為經驗,汲取教訓,重新出發。然而,一把刀永遠是雙刃的,如果我們終日沈醉在過去的光輝歲月,不再去突破自己,便一定會停滯不前;又若然我們因一時的失敗而意志消沈,一蹶不振,這樣我們只會迷失於時光隧道之中,延續過去的痛苦!活在當下真的是談何容易?
“Carpe diem”這句拉丁格言有人譯作「把握今朝」或「及時行樂」,可能有人會認為「及時行樂」這詞彙帶有貶意:只求享樂!但「行樂」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可以是追求一時的娛樂或享樂或物質的滿足,也有人覺得生活過得充實、跟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做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也會感到快樂。但筆者認為最重要是好好珍惜當前的一切,因為曾經失去才會感到當下所有的一切是何等珍貴,懂得珍惜之餘,還要曉得感恩。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