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0 期(2021 年 10 月 3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由於醫學進步,只要及早發現,不少癌症都能治愈,即或還有後遺症,但存活率已大大提升,可是,慢性疾病卻往往無法逆轉,即使新藥面世,也只能延緩而不能根治,種種困擾和痛苦,可以說甚於癌症。
朋友確診患上早期柏金遜症,開始時當然難以接受,抹乾眼淚之後,夫婦倆調整生活腳步,首先設法請外傭分擔家務,騰出時間空間進行治療,醫生提議多做適當運動,他們就安排散步和打乒乓球以改進腦神經反應;又抽空參加柏友組織安排的活動,與同路人互相支援。如果疾病本是咒詛,卻反過來變成祝福,使朋友夫婦感情更好,更加同心同行。
另一位朋友患上慢性肺纖維化,醫生指病情難以逆轉,存活時間大約二至五年,有如宣布死刑一樣。面對慢慢遠離的妻子,朋友丈夫珍惜共處時間,毫不掩飾對妻子的愛和不捨,不再學中國傳統那樣「愛你在心口難開」,這種及時的愛,是對妻子最好的支持,讓她更有決心迎向疾病。
疾病難以避免,不論是病者或是照顧者,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該如何面對患病的身邊人,最能突顯人性的高貴或者醜惡。幾位患病的女性朋友,她們的丈夫都積極面對,陪伴妻子尋求應對治療之法,他們對妻子不離不棄,真真正正信守當年對婚姻的承諾:無論疾病困苦,都愛護珍惜妻子。
細水長流的愛最是難得,懂得這樣愛的丈夫,才是真正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