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花園


2521 期(2012 年 12 月 16 日)
◎ 生命故事 ◎ 揚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我們時常走過不同的街道,有時會經過或走入一些公園,甚麼時候我們會越過一條街?甚麼時候我們會越過一個花園?或者就是遇到那些不容易再走入去的街道和花園。

  上星期收到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寄來教會的《越過花園:1130花園街居民的另一故事》,「越過」和「花園」這四個字很吸引我。花園街大火過去了一年多,街上已熱鬧起來,外面人走在街上還容易,但在火災中失去家園的居民是要「越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至於「花園」,原本可以給人美好的想像,但我們都知道花園街沒有花園,在那些「劏房」居住的街坊只是渴望有一個家園。

  《越過花園》這本近一百頁的書,記載居民走過災難和生命重建的故事。各界人士在災後伸出援手,讓人覺得受火災影響的居民是一羣「孤立無援的災民」。在書本的序言(二)中,朱牧華先生反問:「這就是唯一的故事嗎?」原來在大敘述中,還有更多「主體故事」。這本書希望為生命故事尋找另一角度,由居民自己說出「另一故事」。

  收到書的那天,我隨即將書本放進手提包,準備下班後仔細閱讀,有居民義工和社工的分享。讀的時候,好像走進火場和災場。我沒有資格做同行者,但用心聆聽是一份敬意。

  剛讀完這本書,無意之間又在書店看到《凌晨4時40分:花園街火災再思》,是先前那本書讓我留意到這本書的。第二本書的源起是「災民」巫志勇災後重生的生命回饋,他是一位年輕的社工系學生,受到感召要做一點事,於是發起與其他街坊開始一次重述生命故事的歷程,希望「建立生命交織的圖譜」。災難過去,局外人可以輕易越過,這兩本書卻引領大家走進真實的人生和基層的生活。那是香港的生活和故事,是我們的困境。這個城市仍在等待越過困境,花園重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