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1 期(2012 年 12 月 16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展品包括了約百本從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日本本土出版的各類雜誌。這些雜誌的特點是多以圖片為主,文字很少。專家認為,閱讀文字時,人自然邊讀邊想,對內容加以分析比較,繼而作出批判;但閱讀圖象時,卻因受到圖形和顏色的強烈刺激,因而較易受感染,於是,日本政府利用這種閱讀心理學,鼓勵出版以圖為主的刊物,藉以牢牢箝制老百姓的心思意念,叫他們乖乖做順民。
從展出刊物,看到其中很多以日本軍人作封面,攝影師把他們拍得英明神武、恪守軍紀,又愛護老百姓,每「進入」一個地方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有時和當地小朋友遊戲,有時為他們演奏音樂,看來軍民同樂一片祥和,但天曉得日軍所到之處總是死亡枕藉,以香港為例,戰前人口是一百六十萬,和平時卻降至六十萬,有逃難回鄉,有強行拉伕到海南島服役,不少更是餓死或被打死。
當時的日本平民,只能閱讀那種「洗腦」報道,無法知道事實的真相,難免淪為軍國主義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