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對我的期望⋯⋯是「JOY」,還是災?


2609 期(2014 年 8 月 24 日)
◎ 徵文比賽 ◎ 吳月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當我思想:香港教會對我的期望,我腦海浮現了「JOY」與災,這兩個字的發音相似,但意思卻截然不同。香港教會有時給我鼓勵,有時又給我壓力,這個屬靈羣體給我的感覺,是既愛又恨。

  讀中學時,我跟着同學到教會,在一所福音堂慕道,教會要求弟兄姊妹忠心愛主,勤讀聖經。我每天放學回家就先做主日學功課;等車、坐車都唸聖經;返主日學要勤到、早到;每年參加春、夏、冬的讀經營,我得到主日學老師和同學的鼓勵,總算勉強達標。教會給我「勤到獎」作鼓勵,至於「特勤獎」,我始終是遙不可及。我在那裏猶如嬰孩喝營養奶,吸取甲級營養,腦袋迅速地成長。我感到有壓迫感,但是我的信仰根基被打穩了。

  十年培育,出嫁啦!我的「娘家」教會欣喜地把我交給「夫家」教會,得到「夫家」教會牧者的信賴,我這個新婦就開始了教主日學的生涯,我的學生由幼兒到長者俱備,最難得是我婆婆也成為我的座上客。得到「娘家」教會悉心的栽培,又能在「夫家」教會實踐所學的,教學相長,可以說是好,不過面對教會的期望,我感到不容易啊!女兒們仍在幼兒時,適逢教會青黄不接,事奉人手短缺,那時家庭和教會都有很多事發生,我好像與馬同跑,期望喘不過氣的日子快些結束。

  教然後知困,我就到了神學院進修。六年的「少林寺」操練,我遇過「私家」老師,同學都「跳船」,但我逆來順受,果然我得到是C+成績,我很失望!神學院真是高手雲集,在那裏,我有機會與來至各方各派的弟兄姊妹切磋砥礪,神學知識更上一層樓,對我而言,這是無價之寶!可是我有多少次落淚,我有多少次捶胸,教會又知道嗎?

  教會覺得信徒到神學院進修已經很好,在畢業禮上有執事稱讚我,想起來也有點不好意思。最近教會有足夠教牧同工,我可以有休息的機會。十二歲的女兒嚷着要到英語教會體驗,我就陪她去,過了幾個月,她開始了服事,還在大堂崇拜領禱,這時候,我更加肯定天父的看顧,我們一家踏上當年結婚的祈願──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

  人在世有多少個十年? 當我信主五十年後,我會是怎樣?教會對我的期望又會是怎樣?很難想像到。教會的根基是主耶穌基督,我也是教會的一分子,從教會來的壓力、催迫感,又可說是推動力,所以香港教會對我的期望是「JOY」而非災。我仍然喜歡我的教會,我會記着自己是客旅,我的弟兄姊妹也是客旅,大家彼此照應,同走天路。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成為教會裏的執事,甚至被召作傳道人,我要謹記:逐步逐步的引導信徒,讓他們樂意承擔使命。

  吳月明(《基督教週報》金禧記念徵文比賽優異獎得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徵文比賽】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