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所养


2286 期(2008 年 6 月 15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過了黃金七十二小時,四川震區仍斷續傳來救出埋藏瓦礫災民的好消息,好消息同時帶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能在瓦礫中保持頑強鬥志,想必是身強力壯之輩,事實卻有不少是老人家。像那天救出的兩名老人:一位年逾百歲,另一位六十歲婆婆,則靠兩隻小狗守護而至終獲救。

  如此老邁,憑甚麼逃過大難?有人認為就因為他們年老,新陳代謝較年輕人慢,缺水缺糧,對他們的影響反不像精壯青年那麼大;更重要是他們頑強的生存鬥志。在危難關頭,老人家要活下去的意欲跟年輕人並無兩樣,正因為歷盡艱辛,知道活著就好,所以格外珍惜生命。

  不過,救援人員發現,約有三成面對死亡時努力掙扎求生的長者,在獲救之後卻失去活下去的生趣。原來,身體創傷打不倒這些長者,心靈創傷卻令他們鬥志盡失,而他們的心靈創傷並不來自天災,而是受不了至親的冷漠。

  從四川返港的無國界醫生前主席對記者說,單是她親眼目睹被兒女棄於醫療站的老人已有好幾個,另外,還有不少作兒女的在地震發生時,只顧自己逃生,棄年邁父母於不顧。這些行為,叫人想起白居易在《慈烏夜啼》裡嗟歎「其心不如禽」的斯徒輩。

  所以,重建災區不單是硬件的房屋校舍,還要重建人的心靈,尤其要努力重建「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人文精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