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四川地震災民禱告
 身體力行參與災區重建


2286 期(2008 年 6 月 1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四川汶川八級大地震發生至今一個多月,有關災區情況,以及重建工作,仍然是本港教會信徒關心的焦點。據悉。本港多個教會機構都已積極投入重建工作,無論是災民的心靈復元,以至災區重建等實務。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以勒基金及影音使團聯合舉辦「為四川災情禱告守望」祈禱會,將於今日(六月十五日),下午三時,假尖沙嘴金馬倫道三十一號尖沙嘴浸信會舉行。而明光社亦已於六月六日舉行「雄起!活下去!—為瓦礫中的生命喝采」,有三百多信徒參加。

  五月十二日四川發生八級大地震,震動人心。明光社剛於六月六日假播道會同福堂舉行「雄起!活下去!──為瓦礫中的生命喝采」講座。聚會由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余達心牧師、施達基金會總幹事陳念聰醫生,以及香港消防總隊目朱智寶先生等擔任講員,有三百五十位信徒參與聚會。

  聚會開始由朱智寶先生講述其親身在四川災場救災的情況與感想,他在五月十三日晚上十一時從香港出發,到達四川當地後,朱智寶帶領消防團隊負責搶救兩棟已經倒塌樓房的二十四名失蹤者。在整個搜救過程中,最感觸之處是遇難者的家屬發現失去至親的悲痛。團隊完成拯救任務後,成員對於發生在四川的地震感到無奈,亦感慨時下年輕人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朱智寶期望透過不同的場合的分享,鼓勵年輕人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並向四川災民傳福音。

  苦難的意義

  余達心牧師的講題是「從是次災難尋求苦難真義及反思生命價值」。余牧師提到基督徒給世人最不能接受的印象,就是經常勇於維護上帝,彷彿上帝不能維護自己一樣。當災難發生時,信徒往往想為上帝作代表解釋災難。但是信徒應該要在災難發生時保持沈默,並在大自然的力量下謙卑。余牧師引用舊約聖經約伯記中約伯講出痛苦與災難沒有必然的關係,為甚麼上帝允許苦難,原因是幸福不是信徒所想像的幸福,正如信徒不明白上帝的創造和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苦難是可以讓信徒看到自己的生命,並明白神的愛是何等的深,約伯在苦難中看到上帝,並發現自己的問題,明白上帝沒有創造一個舒適的世界,這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奧祕。奧祕使約伯去聆聽、順服上帝及明白個人的無知。

  身體力行參與重建

  最後由陳念聰醫生主講「探討港人如何身體力行參與災難重建」,他以四川及緬甸的發生災情為例,陳醫生解說本港的基督徒團體及信徒可以如何參與災難後重建的工作,首先要與當地夥伴團體緊密合作,透過當地團體評估及了解災情,並認識當地社?需要,進入遍遠地區,援助最無助的?體。同時,要以弱勢社?為優先對象,優先照顧貧困戶、老人、殘疾者、少數族?及婦孺的需要。

  其次,為確保救助物資直接送到災民手裏,需由負責賑災基督教團體或當地夥伴同工直接參與派發工作,並需要災民登記及簽收,透過當地基督教團體的合作下,確保不會漏發緊急物資。並在當地或鄰區購買救援物品,當地基督教團體清楚當地物價及貨源,在當地或鄰區購買物資,可減省運費,以及有利促進當地經濟。參與救援工作基督教團體的行政費限於百分之十以內,使所有捐款能盡用於災民。

  最後,重建工作,要注重社區及社?發展,對於災民來說,社區重建不僅是生計恢復及重建生活,更重要是心理與家庭的復元,為災民策畫重建項目、兼顧災民的身、心、靈各方面的因素和需要。最後重建工作是防備災害及應變訓練,為當地基督教團體夥伴,提供災難應變及防備訓練,同時亦要強化社區,為可能再發生的災難做好預防準備,減低日後發生災害的影響。

▲圖為「為瓦礫中的生命喝采」講座會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