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紛爭


2286 期(2008 年 6 月 15 日)
◎ 羊圈守望 ◎ 蘇穎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羊圈主人:

  你好!本人及身邊弟兄姊妹近來發覺到幾位傳道牧者之間,在彼此合作及關係上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亦愈來愈表面化,有時在會議桌上也會出現各執一詞的情況。現在就連一些事奉日子較淺的弟兄姊妹,也向我「八卦」他們之間的事情。請問我們作為信徒的,可以怎樣做呢?

陳先生  上


陳先生:

  來信提及教會中紛爭的問題,這是教會常見的現象,也是一個令人心痛的問題。無論在教會史,或是我們眼見到的今日教會,我們常常看到教會紛爭的問題;有時是主任牧師與執事會之紛爭,有時是主任牧師與傳道人之相爭,有時是執事會與會友相爭,有時是傳道人與長執之相爭。相爭處理不當,只會帶來傷害、不和;甚至分裂,難怪耶穌在臨別之禱告中,切切懇求天父給信徒們一個合一的心(約十七21)。

  然而,信徒相爭似乎是一件難免的事,我想至重要的是當有衝突時,我們當如何處理,使徒行傳十五章三十六至四十一節正好記載保羅與巴拿巴相爭的事,我們就用這段經文來看看我們當如何處理信仰相爭的事。

  保羅與巴拿巴都是神的用人,既忠心又蒙神的使用,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可能會相爭的。所以信徒相爭不是沒有可能的,我們當注意的,是如何處理相爭的局面。

  有關保羅與巴拿巴相爭的背景,事緣他們要作第二次宣教旅程,巴拿巴想帶同馬可一同去;但保羅認為馬可在第一次宣教旅程時半途而廢,不顧大局,影響隊工,所以不贊成馬可同往。事實上,保羅有保羅的理由,他認為應以大局為重,不應帶一個曾經拋棄隊工的馬可同往;巴拿巴也有他的理由,他以為人皆有錯,我們不可以因馬可一次錯就不給他機會,他們各有道理,但卻堅持他們道理,最後大吵起來,使徒行傳十五章三十九節所提到「爭論」一字,其實是指非常激烈的爭論,是不歡而散。

  然而,在這次相爭中,我們卻沒有看見教會分成二派,一派支時保羅,一派支持巴拿巴,二派大打出手。相爭只限於保羅與巴拿巴兩個人,而他們二人亦沒有拉攏弟兄姊妹支持他們,這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的,教會並沒有因二人相爭而放棄宣教工作,或是沮喪到甚麼也不去作,安提阿教會依然熱心宣教。保羅與西拉同行,而巴拿巴也與馬可同去,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事奉神及作宣教工作。

  如果我們看看提摩太後書四章十一節,保羅其後也與巴拿巴及馬可和好,保羅並不是因一次相爭,以後連朋友也不做。非也,和好、寬恕是基督徒特有的標記。

  然而,信徒相爭,如果可以立即和好,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分開」也未嘗不是解決的方法,保羅與巴拿巴就是因相爭而彼此分開。

  最後,我要提提你來信中所提到的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好像保羅在腓立比書第四章提到,找一個屬靈長者(如主任牧師)去聆聽,了解他們的情況,會友不宜「八卦」或「介入」,希望他們透過溝通、了解而和好。若「和好」在當時的情況是沒有可能的,或是繼續「同工」也非上策,我想「分開」可能是至好的解決方法,但「分開」時卻不存「苦澀」,而是為了整個教會的好處而去作的。

蘇穎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