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上學


1953 期(2002 年 1 月 27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看大陸電視,看到一種新興的學習模式叫「回家上學」,其實就是外國有些人推崇的自家教孩子模式。

  一個名叫小溪的十一歲女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親自教導,經過一年多的實驗,最後回到學校跳班直入初中。經過報章披露以後,各大媒體爭相追蹤報道,要知道小溪回家學習的得失。

  小溪的父母都是教師,認為學校的教學速度太慢,拖慢了小溪的學習,所以親自出馬,全心全意要訓練女兒成材。以英文科為例,爸爸以大學英語為教材,因為他認為小學中學課程跟大學基本一樣,所差不過是詞匯量而已。

  接著,專家學者和觀眾便就「回家上學」展開討論。有人認為目前一般學校裡「割菜」的形式不利於發展孩子的個別差異。所謂「割菜」,就是以大多數普通資質學生為標準進行施教的方式,資質愚魯者固然得不到適當照顧,資優兒童同樣要平庸化去遷就多數人。

  相比之下,回家學習便能突破限制,父母可以孩子為主體,根據其資質施教,發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潛力。

  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回家上學」的限制亦往往來自父母,像小溪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孩子施教當然游刃有餘,否則,父母既不能作榜樣對孩子潛移默化,倒不如送到學校去讓專業老師教導好了,何況學校設備要比家裡強得多。

  撇開家長知識水準和教學法的問題不談,「回家上學」的最大盲點是離群,沒有同齡學習伙伴,是自家教學的致命缺憾。人是群居動物,一定要學會與人相處、跟人合作,這個社會化過程是核心小家庭難以提供的,難怪小溪最後還是回到學校去。

  這種開放多元而又理性的討論,看得人心花怒放。甚麼時候,我們香港人也能這樣來談談教育改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