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出街市踏上十架苦路!


3077 期(2023 年 8 月 13 日)
◎ 十架信息亮街景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島其實是一座位於海中的岩山,本身並沒有幾多低平土地。由英國佔治之初、為了增闢建設用地、移山填海工程一直持續不絕。然而長久以來,城市發展都高度集中在海港兩岸,形成舊市區始終呈現地狹人稠的情景。為了應對此情,除了開拓新市鎮,市區的樓房也越發向高天發展,更創建出世上罕見的綜合用途樓宇。

  西灣河港鐵站的上蓋物業,可說是世上獨有的綜合用途樓宇。它的地下樓層是鐵路建設,包括路軌、月台、大堂等。地面兩層,是社區會堂、熟食中心、街市等。地面第三層是室內運動場、遊樂場等。它的再上層,是幾幢住宅及平台花園。

  穿過街市,從後門出來,緊貼着這幢「萬用樓房」,是再令人目瞪口呆的「聖十字徑」(Holy Cross Path);意思就是「耶穌苦路」啊!

  在上世紀五零年代,當移入香港的人口暴增的貧困時期,很多人只能棲身於山邊蓋搭的寮屋。教會團體都出錢出力參與安置,建立不少寮屋村。筲箕灣山坡上原本就有天主教會於1914年建立的「聖十架堂」,那時教會在旁分別建設了「聖十字徑村」及「教民村」。

  本地經濟起飛,市區得以重建,寮屋區都消失了;留下西灣河這條小街為誌記。同樣的服務社會,在1959年另有修會亦於筲箕灣開辦嘉諾撒書院。至今書院已經遷校,所在位置留下一條「教堂街」,誌記附於書院的特色教堂。這些小街都在默默訴說教會服務社會的故事。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