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爾書展」看華人教會文字出版事工前路


3077 期(2023 年 8 月 13 日)
◎ 教會之聲 ◎ 陳培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筆者在社交平台上閱讀了一篇由台灣出版同業撰文,分享從《天下雜誌》報道「首爾書展」所見所聞引發起好些感觸。原來,南韓人每年閱讀量已達台灣人三倍,就連當地流行音樂團體「防彈少年團」(BTS)也努力為閱讀風氣助攻,帶來韓國出版業界奇蹟地成長。相較於台灣書籍出版產值從2010年的367億新台幣,一路雪崩式下滑至2020年的190億;韓國卻從2014年的1260億新台幣,到2020年成長為1320億,叫人艷羨。

  綜合說來,造就出「韓國奇蹟」原因有幾個。第一:南韓從2014年起實行「圖書定價制」,無論在網路、實體書店買書,最多只能獲九折,即或加上使用折價券,在書展買書優惠也不會低於八五折。打破折扣戰惡性循環捆鎖後,書店成為最大受益者,七年間新的獨立書店湧現,成效有目共睹。第二:出版社樂於嘗試以各種新形態來推介書籍,諸如西餐菜單形式,從前菜、主菜到甜點,認為閱讀跟吃美食一樣,可依照季節來品味書籍。又如營造有如甜點店的書店,檯面上放的是書封設計搶眼的小說,再用粉色甜點紙盒代替紙袋包書,吸引讀者目光。第三:出版者多花心思在跟讀者建立關係,從設計漂亮的書封、周邊商品、福袋,都是作為跟讀者互動的方式。第四:有出版家創立出版社,定位為販售「故事」團隊,從運作模式、銷售、團隊成員的職稱,都跟傳統出版社做法不同。目標是:「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動,影視、電影、戲劇、漫畫或遊戲,都離不開說一個好故事。」

  1949年以來,香港教會文字出版事工在全球華人教會傳教事業上曾發揮過長時期領導和舉足輕重的作用,於教義教導、教理思考、宗教教育、生命牧養、信仰踐行等多方面,貢獻良多!如今時移勢易,回歸後中大型堂會雖屢見快速發展實例,但教牧信徒閱讀風氣普遍低迷,信徒思辨能力未見增強。新冠疫情後,香港又遭逢政治改革和人口外移衝擊潮,教會出版社發展極其困難,亟需大力關注。前述「韓國奇蹟」求保本、爭變革、重塑關係、說好故事等作法,值得我們好好來思考。

  陳培德(德慧文化執行長)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