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司徒雷登


3034 期(2022 年 10 月 16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會在香港辦學,必須認識司徒雷登這位先賢,今年剛是他逝世六十週年,但他對近代中國教育和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而他的經歷和作為,也值得我們參考。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父母皆早期到中國的美國長老會傳教士,所以他是出生在中國,長大後曾回到美國讀書和唸神學,被按立做牧師後復於1904年偕妻子到中國杭州,成為第二代美南長老會傳教士。

  司徒雷登曾任教南京金陵神學院,惟我們更熟悉他的,是他主力籌辦著名的燕京大學,並於1919年擔任首任校長。在清末民初,燕大引進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並且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為校訓。這校訓來自聖經,但司徒雷登又深諳傳教與世俗教育之間存在微妙的矛盾,以致他有以下的看法:「我所要求的是以燕大繼續保持濃厚的基督教氣氛和影響,而同時又使它不至成為宣教運動的一部份。」

  在他的帶領之下,既不強求學生參加禮拜等宗教儀式,在課程設計上則鼓勵多元性,自由地講述真理和科學,但同時他又以「團契」為組織形式,讓教職員、學生以至工友參加,共度宗教生活。

  正因如此,燕大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度成為羣星璀璨、兼收並蓄的學術聖殿,以致著名的胡適先生,也盛讚燕大開啟了一份開明的、自由的學風。

  燕大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混亂、最艱難的數十年,後來也隨着中國政權易手,新中國的成立,燕大也在五十年代初正式告終,司徒雷登也在一九四九年八月離開中國返美,並於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在華盛頓病逝,骨灰於二零零八年獲准運回杭州安葬。

  教會在香港繼續辦學,如何在傳教和世俗教育中取得平,必須熟謮司徒雷登的故事。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