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受造世界
 反思信徒責任


3034 期(2022 年 10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新福事工協會聯同多個機構已於9月30日至10月1日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辦「第二屆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香港會議」,主題為「心意更新.美境重建」。其中主題講座於首天舉行,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博士強調,上帝並無放棄物質世界,基督徒應以行動逆轉生態危機。

  黃國維博士指出,氣候變化原因包括發電、砍伐森林、使用交通工具和過度消費等,聯合國雖已透過各樣方式處理問題,但卻不能忽略從靈性角度看環境破壞問題。「上帝將土地交予人管理……所以人類的屬靈狀況直接影響我們如何管理世界。」

  配合救贖工作 行動改變社會

  他引述創世記三章十七至十八節,指經文是上帝對亞當的判詞,當中帶來兩個影響,第一是土地受詛咒,其本質因人的罪而改變,受造世界也因此墮落;第二是人與土地的關係破裂,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痛苦。不過他直言,上帝曾透過大自然災難懲罰罪人,其實是上帝給予的磨練,叫人正視自己犯罪並提醒悔改,「如果氣候變化是上帝對人的呼喚,其實正正代表祂繼續關心我們……雖然氣候變化令世界受苦,卻代表上帝沒有離棄我們。」

  他引述神學家尼布爾的理念,指人是由塵土所造,故與世上其他物質一樣活在限制之下;同時卻有上帝的形象,因此可理解永恆並有能力貢獻世界。若以關愛受造世界角度理解,他表示人雖擁有上帝形象,但驕傲卻會令人自以為是世界主宰,利用權勢、科技和暴力對待其他生物,對受害者視若無睹。他續言,聖經中第一個屬靈任務就是要人管理世界,因為人有想像力,只要妥善運用定可為世界帶來貢獻。「只是罪令人變成自我中心……驕傲、高舉自己和破壞大自然;又忘記自己有上帝形象,只關心物質享樂,結果沈醉物慾,兩者均令到世界受害。」

  黃博士指,基督生命中有幾項元素可說是基督徒的指標,也能從中反思如何實踐關愛世界。首先是道成肉身,他稱道成肉身無疑是肯定了物質世界,雖然世界被罪破壞,上帝仍差遣耶穌到來,可見罪並無讓上帝放棄物質世界,故基督徒更應以行動逆轉生態危機。此外,耶穌在世時禁食、祈禱、親近天父、實踐天父旨意,示範了如何與物質世界同行並獲得滿足,可見物質世界應為人類的朋友及受尊重。

  第二種元素為十字架的共苦與復和,使人知道生命豐足不在於物質,而是跟隨耶穌基督的心。最後是復活,他指耶穌復活戰勝了罪和死亡的權勢,從罪中得着釋放和自由,同時為服侍他者而活,從個人更新至改變社會。他總結,今天環境被嚴重破壞,但上帝卻沒有放棄世界,所以被呼召者也不可放棄,應配合基督救贖工作,從自己開始更新心意。

  教會推行事工 應從看見開始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榮光堂義務傳道盧智榮傳道以「關愛受造世界使命作為信仰社羣建立的框架」為題,分享其教會在相關議題上的事工。他指,教會位於新界北區,該區正面對中港融合、小店消失、村民拆遷和土地破壞等問題,直言社羣建立的起點應由看見開始,如支持農產及手作、導賞訪談村民和參與耕作等。

  他又指,教會有舉行「豐收主日」的傳統,鼓勵弟兄姊妹挑選新鮮本地時令蔬果、北區小店生產的作物,以此分享及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士,既可慶祝豐收之喜樂,又能關愛受造世界。此外,他曾試過推行環保堂會,鼓勵會友節能和「走塑」,又在日常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等。

  問到如何在教會推行相關事工,他直言教會內必先有一些關注環保及生態的弟兄姊妹,並由觀察社區、土地和環境開始,如沒有同路人支持,推行將十分困難。他補充,初期舉辦活動應以體驗性質為主,如參與耕作和吃農產品等,慢慢建立團隊後再推行活動;至於牧者本身也應是支持環保的人,與大自然連結並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這前題下才可思考如何改變教會。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