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的電影


3025 期(2022 年 8 月 14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我不是電影發燒友,看的多是「大路」的電影,有時被戲名吸引,有時受影評影響,有時也因為喜歡電影的演員,但如果導演是活地阿倫(Woody Allen),我一定不會錯過。

  首次受他導演的電影吸引,是1977年無意中看他執導兼主演的電影《安妮荷爾》(Annie Hall)),猶記得他和女主角戴安姬頓,一矮一高,一醜一美,相映成趣;而影片中許多幕,例如在浴室捉龍蝦那一幕,印象難忘。

  而活地在他最近的自傳《憑空而來》(“Woody Allen - Apropos of Nothing”)中,也有記載這個片段:

  「《安妮霍爾》(台譯) 開拍的第一天,我們第一次合作的第一場戲就是龍蝦那一幕。基頓(即戴安姬頓),一如往常,光彩動人。那時我和湯尼·羅伯玆已經成為好友,我們三個人合作拍片時笑聲不斷,我如期殺青而且信心十足⋯⋯電影上映後,很快成為每個人的最愛,人人都愛上它,這立刻讓我這個老犬儒對它的品質感到懷疑。」

  活地阿倫自嘲「老犬儒」,但他拍《安妮荷爾》的時候才是四十出頭。由1977年至今,他拍過無數令人忍俊不禁的好電影,我看過的就有《歲月流聲》、《曼克頓》、《姊妹情深》、《迷失決勝分》、《總之得就得》和幾齣「情迷」系列如「午夜巴黎」、「藍茉莉」、「巴塞隆拿」等等。活地的電影仿似小品,對人生原本嚴肅的課題如性、宗教、道德、政治、種族,以輕鬆及幽默的角度帶來反思。看了他的電影,聽了他在戲中囉囉唆唆又帶點神經質的自白,像心靈得到按摩,看甚麼也豁達了。

  香港好些電影人也說受活地的影響,如張堅庭和李志超。說起已故的李志超,他是奇才,年方五十罹患腹膜癌,仍活得從容自在。他年輕時曾返我教會團契,幾年前在街上碰到已知患病的他,也和他在土瓜灣吃過最後晚餐。他在病中仍若無其事,無所不談,就像活地阿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聖經小說】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