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豐富—自我超越


2981 期(2021 年 10 月 10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生命教育主要目的是讓每個生命都可以活出他生命的豐富。跟隨問題:甚麼才算是生命的豐富?有客觀準則嗎?若生命不是要滿足所謂的客觀,個人意願就是他的標準嗎?個人需要有自我超越嗎?個人如何經驗自我超越?生命教育在生命的豐富和自我超越可以有甚麼角色?就着自我超越,讓筆者先分享一篇我在大學藝術系的畢業禮致詞。

  「⋯⋯每個人都不能逃避活在別人對他的期望。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人際關係的基礎是責任。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男女朋友、老闆與打工仔、國家與人民等關係會產生不同的責任。問題不是不要活在別人對我的期望,反而正確問題是:由期望而產生的責任是否已超出某種關係的恰當性?今日,我要分享的,不是你們應要有的責任,而是不應負的責任。

  第一,你們沒有責任要成為有高收入、有房子的人。所以,大學從不是以此為教育目的。不幸的,社會扭曲教育了,傾向以薪酬來量度大學畢業生和大學的成就。它也很成功影響我們的父母、同學,甚至老師。同學們,我為你們驕傲,因為從大學第一天,你們已經明白這道理,選擇賺錢不會多和工作也不固定的學科(藝術)。希望父母也明白子女的責任不在於成為有高收入一族。

  第二,你們沒有責任要成為成功和有成就的人。我有一個讀教育系的學生,他的父母是小販。大學畢業後,他沒有找當老師的工作。她母親的腳痛使她未能擺攤,工作就落在爸爸身上。他不想爸爸這麼辛苦,所以,他選擇協助爸爸擺攤。然而,當街坊看見他擺攤時,細細聲對他說,「不要像你的父母這麼無出息,來當小販。」為甚麼成功只從甚麼職業來界定,而不是從人格呢!

  第三, 你們沒有責任要成為被定型的藝術家。我有一個學生,他很想當老師,但他畢業時的老師空缺不多。畢業兩、三年後,他仍找不到老師的工作。他抱怨世界對他不公平,自信也沒有了。我跟他說,『為甚麼一定要在學校才可以當老師?為何在餐廳教新同事不算是老師呢?』同樣,藝術人一定要從事狹義藝術工作才算是藝術家嗎?在辦公室做行政工作、在餐館做服務工作不可以有藝術精神嗎?你們是藝術人,沒有責任成為藝術家。

  祝願同學有勇氣承擔責任和放下不應負的責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