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樂先賢黃永熙博士紀念音樂會


2566 期(2013 年 10 月 2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黃永熙這個名字,對平信徒而言或會感到陌生,但對於聖樂工作者卻是如雷貫耳,聞者更會尊尊敬敬地稱他一聲「師傅」。這位大師級音樂鉅子曾重新修訂《普天頌讚》一九七七年版,又奠下現今流行於教會使用的二零零零年版基本架構,雖然黃博士逝世已十載,但他挑選本色化的曲目仍為後世貢獻良多。

  由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及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九龍堂合辦,香港聖樂團及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協辦之「黃永熙博士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已於十月十九日舉行。當晚由香港聖樂團、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九龍堂詩班、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詩班、中華基督教聖頌團、基督教崇真會救恩聖詠團獻唱多首被黃博士編於《普天頌讚》的曲目,包括保留傳統的<仰止歌>、<康熙十架歌>;回應時代的<稱謝歌>、<收成歌>、<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本色化的<聖誕歌>、<天恩歌>;翻譯聖頌<聖法蘭西斯禱文>等曲目。

  大會特以「承先啟後,溝通中外」總結黃永熙博士在聖樂事工上的貢獻,並於會上概述其生平。黃博士一九一七年生於湖北,三歲起旅居上海,十二歲已寫下第一首曲,十九歲隨烏爾巴赫教授(Urbach)學習樂理、作曲及指揮,二十歲已擔任上海中華基督教會富吉堂聖樂團指揮。一九四七年,他獲得美國伯仲士大學獎學金,主修工程,兼讀音樂碩士。黃博士任工程師期間,繼續攻讀音樂,終於一九六一年取得哥倫比亞音樂教育博士學位,多年間指揮無數合唱團。

  五十歲時他毅然放下事業,應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邀請,回港出任社長,推動回應時代需要,重新修訂《普天頌讚》一九七七年版,同年接任香港聖樂團指揮。他曾兼任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音樂系主任,一九七零年獲委任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委員,及後帶領成立聖樂促進組,推動詩班大匯唱、聖樂研討會、聖樂營等培訓事工。他所籌組的東南亞聖樂促進會,今日已發展成世界華人基督教聖樂促進會。在最後在世的日子,他接受文藝出版社之邀請,協助國內教會編輯《讚美詩.新篇》中英雙語本,一九九九年在紐約「終極指揮」聯合詩班,畢生事主。

  黃博士學生楊楊靜嫻女士於會上分享老師為人溫文儒雅,音藝廣博,教學方法亦有別於其他老師,不但傾授指揮技能,更會讓學生發揮所能。她又笑指黃博士十分親和,常與學生互以別名相稱,學生稱他為「噹噹噹(取其諧音Dr. Wong)」,她又說:「在老師身上我學會了『musicianship』,一個音樂學者的學養,就是對別人音樂成就的肯定。」

  《普天頌讚》二零零零年版編者譚靜芝博士因未能出席紀念音樂會,預先錄下錄像分享。「《普天頌讚》二零零零年版彷彿是在黃博士的督促下完成的。」她說,黃博士為華人聖樂界播下種籽,也深深影響譚博士。她尤其欣賞黃博士走第二里路的服事,善用工餘時間編輯樂譜,當黃博士病入膏肓時,她堅持留港繼續新《普天頌讚》的編輯,她忍着淚分享:「有人問我會否赴美國探望他,但我知道完成新《普天頌讚》是他的心意,也是在地榮耀天父,作世界的見證。」

  蘇成溢牧師認為黃永熙博士不屬於一所教會,乃是屬於整個香港的教會。不論在香港聖樂團還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中服侍,都是無分教派,貢獻不少聖樂、聖道及文字的寶貴資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帆表示曾隨黃博士溝通中外,到溫哥華、菲律賓、新加坡、北京等地交流,學習甚多,隨師多年他體驗到「師傅」的指揮有四大要訣:動作不造作,點擊要準確,眼神顧四方,心中有音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