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神恩典實在夠用—
 中華錫安傳道會華基堂


2518 期(2012 年 11 月 25 日)
◎ 聯會新會堂巡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華錫安傳道會華基堂(簡稱華基堂)於二零一一年秋季加入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成為會員堂。該堂乃由一羣宣教士從瑞典來到中國播下福音的種子。一九零零年,瑞典宣道差會(Swedish Alliance Mission SAM)正式成立,一九七零年在香港設立慈雲山錫安堂(中華錫安傳道會)。在瑞典宣教士離開香港後,慈雲山錫安堂決議在華基樓成立分堂,取名為「錫安華基堂」。「錫安」代表華基堂是錫安堂的成員,「華基」分別是來自「華美」的「華」,「基」是「基督」和「根基」的意思。在一九七七年七月三日,華基堂正式開始了第一次崇拜。

  教會踏上新里程

  一九八七年,慈雲山錫安堂(中華錫安傳道會)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華基堂獨立註冊成為一間自行運作、行政自主的教會,並將華基樓堂址轉贈華基堂。該堂則於同年十二月四日正式獨立註冊,命名為「中華錫安傳道會華基堂」。翌年三月,華基堂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通過購買九龍旺角金發大廈現址和遷堂,並於七月三日上午,在金發大廈舉行十一週年堂慶和感恩崇拜,為華基堂的發展踏上一個新里程。

  華基堂的堂主任李伯樑先生接受本報採訪,他原是該堂的會友,在二零零八年到母會事奉。當年是母會的弟兄姊妹主動邀請他到教會事奉。雖然當時該堂聘請堂主任要求有五年牧會經驗,然而他只有兩年牧會經驗,他們仍然接納他到教會事奉。李先生回想,當時華基堂死氣沈沈,只有七十人聚會,出現斷層的情況,青少年人數很少,穩定出席青少年團契的只有四五人。而參加禮拜六的功輔班有十多人,他們在功輔班後設有敬拜時間,但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近年來,華基堂多做青少年工作,李先生說:「以前重事工,現在重關係」,他們允許青少年在温習後玩遊戲機,有空就與他們聊聊天。對於新來教會的青少年,李先生表示,他們首先會與對方聊天,互相瞭解,與對方建立好關係。因他相信只要對方喜歡這裏就會留下來,不需急着傳福音。

  「大地震」帶來復興

  李伯樑提到,在該堂事奉中最難忘的事是發生在二零零九年,當年教會發生了「大地震」,事源教會有一班追求靈恩感受的弟兄姊妹,希望把教會發展成靈恩教會,但有一班弟兄姊妹卻希望維持福音派教會。兩班弟兄姊妹都很愛教會,均希望教會有更好的發展。由於最後達不成共識,那二十位多追求靈恩感受的弟兄姊妹離開了教會。李先生表示,當時他也不明白,為何兩班人都是愛主的,卻發生這樣的事情。但因那事以後,教會經歷到神的恩典,離開教會的那班人都是教會的領袖,也是中產階級,然而,教會奉獻沒有缺少,亦不缺乏事奉人員。他認為在危機中也有契機,只要在危機時能控制好,就是契機。當時教友因那事不開心,但反而對教會更加熱誠投入,更勇於承擔教會的事奉。

  地震危機轉契機

  至今,華基堂已搬到旺角金發大廈第二十四個年頭了,現在崇拜約有八十位穩定出席,主日聚會的兒童及少年人數共有三十人。至於三個在禮拜六舉行的青少年團契,共有五十人,青少年事工中現有十位導師,主要負責關懷及跟進的工作。此外,該堂六十歲以上的長者很少,只有三、四位,但他們也有做家長事工,保持接觸會友家中的長者也有二十位。

  因着教會人數增長,華基堂未來希望擴堂,至今仍在等候上帝的預備,現在的堂址有三千多呎,希望未來的堂址可擴展到五千多呎。因着新樓樓價很貴,加上很少樓宇一層就有五千多呎,因此他們考慮購買該堂樓上的地方,希望房子可用作特殊用途功能房。李先生表示,很感恩,教會能給予會友有「家」的感覺,他們平日愛在教會讀書、玩和聊天。由於教友很愛教會,教會在未來要思考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在事奉上發揮,同時希望弟兄姊妹多做個人佈道及關係佈道,可在生活中見證主。

  至於加入聯會成為會員堂的原因,李先生表示,經過二零零九年的「大地震」後,就思考要加入聯會,可認識更多屬靈長輩,在遇到困難時聽從屬靈長者的意見及得到幫忙,以及與其他教會多作共用資源,參與聯會舉辦的訓練班、講座等,以致幫助弟兄姊妹的事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