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地球公民


2448 期(2011 年 7 月 24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某天在商場等候升降機時,看到一對外籍夫婦推著一輛嬰兒車,裡面坐著一個黑髮孩子,樣子看來有點異樣,似乎是患了某種病症吧。這個畫面很深刻。

  剛讀著《成就每一個孩子─從芬蘭到台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筆記》,作者提到一件軼事:一位於赫爾辛基大學從事音樂教育的教授向她分享兩個孩子的照片,那是他收養的中國女兒,作者驚詫之餘,閃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養孩子是多麼不容易的大事,這些北歐人怎麼沒事不懂得好好過清閒日子,還領養別人的孩子,視如己出地栽培?

  不過,當她聽著教授興致勃勃地談起養女們的趣事,作者卻漸漸清晰了:「......是甚麼樣的信念,和生活上的輔助、福利措施與教育機制,讓他們可以一再地無悔於付出愛心,跨海領養另個號稱文明古國人民一再放棄掉的孩子?」原來多數芬蘭的學校,都會為不同族裔的孩子開設原屬文化的語言課程,不論是透過領養或遷移,盡量不去切斷孩子的種族與文化根源。

  在香港,不願生育的年輕夫婦多的是,身旁的朋友許多家裡只生一個孩子,我這些再多生一個的家庭,甚至有些生上三個孩子的朋友,似乎是屈指可數的稀有人種一樣。跟據資料,這也是亞洲地區的普遍現象,與政府的教育與人口政策亦大有關係。

  在我們的城市,在有限資源和求過於供的情況下,競爭好像無可避免,汰弱留強也像是理所當然。我們作為父母,在大洪流之中,有時需要很強的意識,才能站穩腳步,不致在大漩渦中迷失信念,不把孩子推入不斷比拼無止境的競逐遊戲中。

  當我們跳出迷宮,放眼世界,注視那些無私付出、以父母心懷愛護別家孩子的榜樣,他們不把孩子當成私人財產,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和生存權,並且盡其所能為他們奉上最優質的教養和栽培,每想及此,總教我重新思考和領悟為人父母的角色和使命。

  「教育,應該能使你我的孩子成為一個優質的社會人士、世界公民,使孩子找到自己的特質,做自己的主人,能夠勇於跟別人不同,並在自我實現的過程裡,對自己的土地或是地球村的任何一個角落,有所貢獻。」─〈後記:外國月亮,從來就沒有比較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正好讀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