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的難易固然與處境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有關。政治封閉、經濟落後、心靈空虛沒有寄託是福音的好土,只需要少許的努力,渴慕的人群自然湧來,尤其當所傳的訊息是來自經濟更富裕的地區就更具說服力。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禾場之大、需要之多,福音工作配合經濟的援助、教育、醫療、居住、服務的提供,自然無往而不利,信徒人口大增,回報甚高。中國內地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壓制,開放改革後,短短二十多年信徒人數激增,增長之快之多令教會窮於應付。目前內地教會的問題不在如何吸引人進教會,而在如何牧養、培訓現有的信徒。以香港教會百多年的基業,加上人力財力資源的豐足,去牧養、培訓幾十萬信徒尚不敢宣稱成績斐然。內地教會經過文革的斷層,才開放二十多年,如何去牧養、培訓幾千萬的信徒?難怪有論者說,自有教會以來,歷史上所有出現過的異端都可以在今日的內地找到。
如果內地社會因開始富裕,人的需要開始多元化,開始追求物質生活,高消費及政治的壓力而令教會的增長放緩,對教會長遠的發展而言,可能是件好事,使教會可以減慢信徒人數的增長,強化現有信徒牧養、培訓的事工,令教會有更健康的長遠發展。
宣教事業是千秋大業,不爭朝夕。傳福音不能乘人之危,借別人遇天災或政治經濟的困境而乘虛而入。十九世紀傳教事業借軍艦、不平等條約,乘清政府的腐敗積弱而進入中國並不光彩。今天在內地從事宣教工作不要怕沒有機會,不要怕形勢不利,總要腳踏實地,用愛心關懷逐步去作見證,將成敗得失交託給上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