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份志氣


1871 期(2000 年 7 月 2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經濟低迷下,人人都勒緊褲帶生活,大公司對公益金的捐助也減少,反而草根階層成為捐款的主要來源。」(《星島日報》27.6.2000)

    仗義每當屠狗輩。餐搵餐食的草根階層又贏了美好的一仗,在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度的公益金捐款收入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每次幾十元至數百元的小額捐款,反而過去捐得闊綽的大公司,都大幅度減少了捐款。

  耶穌曾欣賞那個捐出兩個小錢的窮寡婦。我想這位窮寡婦為甚麼會得到耶穌的讚賞呢?除了因為她盡獻所有,更是因為她沒有小覷自己只有兩個小錢。許多人不肯幫助別人,不是因為缺乏愛心,乃是他以為自己的力量有限,幫人也沒啥用。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行善不可喪志」,正是指出行善的阻力不是缺乏動機,乃是缺乏「不計成效得失」的那份志氣。

  行善需要志氣,需要恆心和毅力。最容易阻礙我們行善的,就是「妄自匪薄」的自貶心態。我是甚麼材料?我有甚麼能力?我有甚麼資格去幫助人?單是問這幾個問題,已令我們灰心喪志了,再提不起勁去行善。行善不可喪志,保羅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癥結。

  去年公益金收入共二億一千多萬,相比於每天的股市交易絕不是一個大數目。但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本港的草限階層在這個經濟低迷的日子,仍然樂於捐輸,集腋成裘創出了佳績。

  捐款有許多可能的場景,有慈善晚會,有電視轉播的大騷,有天天見報的善款BALL場,但最感人的,還是那位窮寡婦投下小錢的那個側影,這裏沒有鎂光燈,沒有電視直播,沒有曾志偉在旁邊打渾,但卻是最美麗的一個示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每月快訊:天地線】

【每月快訊:專題】

【每月快訊:總言之】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