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9 期(2000 年 11 月 5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當倫敦傳道會接納何啟大律師的建議,為他的亡妻雅麗氏創辦一所雅麗氏紀念醫院之後,在人事上要經倫敦傳道會本地教士和在英國倫敦傳道會當局彼此商洽,取得計畫上和經濟上的支持,此外又要得到香港政府官員的認知和贊成;至於在港島買地興建,要得華人信徒的支持,以及醫院行政和醫生的物色都是考慮的大問題。及至其後在雅麗氏醫院附設「香港西醫書院」的建議;無形將原有的計畫加以擴大,所以興辦西醫書院實在是香港十九世紀的一件教育大事。
進行興建雅麗氏醫院的時候,在香港倫敦傳道會的會議記錄上是一份憲章(Constitation),其中有五項重要的說明:
- 何啟醫生捐出醫院全部的建築費。
- 醫院由倫敦傳道會管理。(買地手續由倫敦傳道會進行)
- 何啟醫生為醫院定名雅麗氏紀念醫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
- 庇理羅士先生(Mr. Belilions)捐出五千元作為購買醫藥之用。而條件是醫院乃為公眾服務,不分宗派,不分種族,而基督教徒並不享有特別權利。在醫院預留一病房定名為「庇理羅士先生」。
- 倫敦傳道會派遣一位醫藥教士主管醫院工作。在未到任之前歡迎本地醫生「友善合作」。
在買地過程上,位於荷里活道和鴨巴甸街交界,有地段編號62A原為高露雲律師(Mr. Daniel R. Caldwell)遺孀高陳氏(又稱高三桂夫人)所有,東西九十呎;南北一百呎。高陳氏為當年華人自理會(後稱道濟會堂,即今日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香港堂)熱心會友,原價七萬元,其後減至三萬五千元,指定一半為倫敦傳道會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一半給華人自理會興建教堂。倫敦傳道會尚欠八千元,於是發起市民籌捐,終獲成功。至一八八六年一月由香港倫敦傳道會由湛約翰牧師(Rev. John Chalmers)、皮堯士牧師(Rev. T. W. Pearce)、艾力槎牧師(Rev. F. Eicher)代表簽署,於六月三日由署理總督馬殊(The Hon. W. H. Marsh)主持奠基禮,並安放奠基石(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