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求你叫我的心靈不要給敵人打敗....」這句禱文是昨晚出自六歲的二兒子口中,聲音鏗鏘有力,我心裡非常驚愕。「心靈」、「敵人」和「打敗」等詞語正顯出這人曾有很深的屬靈經歷,是在掙扎的景況中。他的敵人是誰?他如何給打敗?他能理解甚麼是心靈嗎?這一連串問題仍盤繞著我的思路,但我高興的是,他找到倚靠,找到出路,就是把事情交託給那位充滿慈愛、全能、全知、又滿有憐憫的天父手中。
在好奇心及求知慾下,今天我用柔和的說話,問及他這句禱文背後發生了甚麼事。原來「心靈」就是他的心臟,「敵人」就是細菌,「打敗」就是病倒了;聽後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最近,他也沒有甚麼大小病痛,為甚麼此時此地有這樣的感覺呢?我也不必要尋根究底,把他嚇壞了。只是讓他知道父母與他不只有血緣關係,也有屬靈關係,是可以互相分享內心感受的。但是嘖嘖稱奇的,就是他用了非一般性言語與神交往,就是用了屬靈生命語句去表達他的事。感謝神,讓我知道縱然他只不過是一個六歲小孩,原來他是可以領受屬靈的事,可以在信仰歷程中受薰陶,所以家庭及教會生活就像一所實驗室,把一些屬靈元素倒進一個信神的生命中,我們可以看見他成長的端倪,從而鼓勵他的屬靈生命持續向前。
寫到這裡,我的心靈仍被這句禱文包圍著,因為背後隱含著小兒確實清楚知道自己向這位天父求甚麼。當他的憂慮和惶恐訊息與天父連接起來時,是那麼的剛強和有力量,他那種對天父的歸屬感,誰也不能把它奪去。
真的,每一次的家庭晚禱時間,就是彼此認識,真我流露的寶貴時刻,容不著常常哄他說內心話,只要我們作父母的在此時刻,能做到「手到」、「口到」和「心到」,就能建立親密的友誼,彼此喜悅和建立對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