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找回公眾空間中的發言權


1889 期(2000 年 11 月 5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筆者深信信仰的詮釋不能抽離其身處的土壤,神學必然關心此時此地大眾關心的事物。

  一直以來,本港教會被擄於神學唯理化或專業化,於是一般信徒看神學為不吃人間煙火的抽象思考,討論的是極少數專業神學工作者方能明白的語言遊戲,不敢正面探討那些受經濟和政治困擾的現實問題。

  巴特提醒我們:「真理的追問不僅是教會的,也是每個基督徒的問題。基督徒在見證中對於真理的追求也負有責任,所以每一位這樣的基督徒無異就是一位神學家。」巴特看神學的互動作用反映在「求問」與「聆聽」,因此每位教牧與信徒(尤其是專業神學工作者)必須用心以信仰的聲音回應世人(包括傳媒在內)的求問;哪怕我們提供的答案並不等同真理的聲音,起碼那是尋求真理而聆聽上主的聲音。很多時候,我們的「怕事懦弱」,不敢發言,於是多元的公眾空間中就缺少了教會見證真理的聲音。我們需要放下的包袱,就是發言非聖經真理般無錯謬,或「我們」(少數)能代表基督教界(大多數)的共識;但至少有少數信徒肯求問真理而發言,聲音的內容是否接近真理就信任有聖靈居於信徒耳朵內作成熟的判斷!

  唯有教會參與大眾的生活,這就成為神學思考的泉源;透過真實的信仰體驗,我們方能作出深刻的反省與批判。巴特與不少來自第三世界的神學工作者提醒我們:真正的信仰實踐與反省並非一小撮專業神學工作者的專利,信仰的言語不一定是艱深莫名的詞彙;具有批判的反省是源自教會信眾的生活掙扎。過往本港神學的不足就是沿襲歐美啟蒙理性的限制,知行劃分;喜見近年來有更多神學工作者肯投入教會與社會,有所反省與行動。

  身處多元與噪音的公眾空間,發言的位置絕不為教會預留;面對「市場掛帥」的媒體,信仰的聲音有時會歪曲原意或錯誤解讀,但我們不因受著發言的制肘而放棄權利。近月來,民生廿一與明光社等在公眾空間內成功爭取發言權固是好事,筆者期望未來日子,有更多信仰群體在社會事務中表達見證真理的聲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