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為一介平民,從來沒有想過要作救世主耶穌的母親,但上帝的大能卻使她擔負了這個偉大的使命。難怪她在《尊主頌》裡,把這心靈的經歷,清晰的表白出來:祂-叫卑賤的升高。(路一52)
馬利亞的經歷,不期然的叫我們想起了撒母耳的母親哈拿的經歷。她自己無子,而有兒女的毘尼拿(哈拿丈夫的另一位妻子)卻藉此「大大激動她,要使她生氣」(撒上一6),後來哈拿藉著上帝的恩賜,誕下兒子撒母耳時,她不禁感謝的獻上禱告說:祂(耶和華)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祂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撒上一7-8)
上帝是尊貴無上的神,但祂從來沒有忘記在社會低層的人。
羅馬帝國在教會堀起的初期,戰功超卓,顯赫無比。戰敗國的精英,都成為帝國奴僕。但初期教會的傳道活動就在這一羣身處社會低層的奴僕中,給他們支持和激勵,他們的改信,給羅馬帝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從壓迫教會到以基督教為國教, 弱勢的羣體也獲得了政治的權力。
基督教信仰可以從很多層面來描述,其中一個使人嘆服的就是:上帝的兒子成為人的兒子,叫人 的兒子成為上帝的兒子。
上帝叫卑賤的升高,祂的方法就是深入卑賤的人中。
杏林子寫的《現代寓言》其中一段說野雁曾因為主的門徒。主欣然接納,叫牠即為腳踏泥濘的鶴洗腳。野雁既不明又不肯照做。主說:孩子,你不服事人,人家怎麼認得出來你是我的門徒呢?(《現代寓言》頁116)讓我們在上帝提升卑賤者的工作上有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