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常」看「國際母語日」


3052 期(2023 年 2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代人由聽聞史上橫掃社會的瘟疫,到親歷三年瀰漫貼身的病毒;好不容易熬至現時疫情減退的勢態。疫後復常,重振百業;其中一項重點是跟內地全面通關,突出的效益之一,是期望再現龐大的旅遊消費。

  接待內地旅客的店鋪都明白,多運用「简体字」及「普通话」,是基本的吸客、迎客、款客之道。大家都有常識,「母語」是人人最能自然表達及接收心思的語言;因此運用母語溝通,不單可以精準傳意,更會帶來親切感。

  語言是文化內涵的最廣大包羅的縮影;在日常溝通功能背後,語言更是文化留存及流傳的重要載具。可知運用別人的母語時,既旨在流暢溝通,也同時在認識對方的文化,以至懂得彼此尊重,互相接納。這種交流豈只營商的需要,亦是不同語言族羣相處之道。

  可是基於種種原因,古今中外都發生「強勢語言」掩熄「弱勢語言」的現象;「全球一體化」趨向更強化了這情勢。語言代表民族文化;為了倡導各國保護以至促進弱勢民族的語言和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下每年2月21日作「世界母語日」。不少堂會亦將貼近的主日訂作「國際母語主日」,因為基督教會正是傳揚上主賜給「普世萬民」的天國福音。

  多元語言族羣,向來是建構香港社會的元素。由開埠之初,除了英語政商,還有來自澳門的葡萄牙裔,巴斯裔,亞美尼亞裔。不久內地的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相繼而至。當年宣教者敏銳應對母語族羣,很早就分別創設有英語教會、粵語教會、潮語教會、客家教會。上世紀五零年代,大量廣東省外民眾移居香港;當年教會再度敏銳應對母語族羣,創設眾多「國語堂」及「閩南堂」。由上世紀八零年代開始,香港先後形成菲律賓族羣及印尼族羣。教會在關顧「內地新來港人士」中突然醒覺,發現包括「南亞裔」的這幾個非華人母語族羣,於是紛紛開展相應事工。

  社會向前,自必持續經歷各方各式的新陳代謝,其中亦包括人口變遷。疫後復常,包含迎來更多不同母語的族羣。教會當承續前人的積極心懷,敏於服侍,見證天國福音。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