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0


2938 期(2020 年 12 月 13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有人翻譯成「人工智慧」,但個人認為譯作「人工智能」較合適,因為你智力愈高、愈聰明並不代表你也是一個具智慧的人。

  相信大家每天拿着智能手機,都會有不少跟人工智能打交道的經驗,當然一部普通的手機,比起超級電腦,不會有那麼超卓的功能,但都會發覺在某些範疇上是人類的好幫手,例如搜尋的功能,你要搜集資料抑或尋找地方,甚至安排日常行程、工作文書、生活起居,每事都可以幫你一把,不過,每當有些特別要求或突發事情發生,如使用電子地圖導航,路上出現任何狀況,在途中要改變原有行程,便難以應變。又如我們搜尋時多數個設定選項,結果較難合乎個人喜好或要求,因為人工智能主要是以「預設輸入」及「程式化」處理數據,所以突發性和個人化會較難滿足特定要求。

  有見及此,人工智能已進化到2.0的階段,會加上智能心理學、智能大腦學、智能行為學、智能情感學、智能社會學、智能經濟學、智能仿生學等等,總之是要參照和模擬人類及大自然世界的定律,務求為人工智能注入仿真擬人的處境,更貼近人類的行為習慣。然而,電腦更聰明也不能代替人類的感性與創新能力,因為人類之心靈層次有一種名為「隱性智慧」,這種智慧超級電腦也無法複製,始終人類是電腦的創造者,以往都有不少小說與電影談及超級電腦如何跟人類大鬥法,最後結局的分野都是在於情感與創造之別,所以人工智能與人類智慧絕對不能相提並論。

  我們的智慧除了智力外,更重要是我們獲取知識之後,還加上人生閱歷和經驗的積累,融匯貫通下才歷練出「人生的智慧」。上帝造人決不會如生產電腦一樣,不斷大量倒模和複製,反而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能力,這些「恩賜」都是我們獨有的智慧,因此無論人工智能如何進化,都不能攫取我們如此珍貴的「智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