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詮釋


2756 期(2017 年 6 月 18 日)
◎ 信仰通識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上次在這裏談到教會的語言危機,就是教會一直所使用的語言,基本上無法被信徒經驗,以致這些語言所指向的道理,難以在其現實生活經驗中被考量、反思並吸收。這使得他們必須恆常生活在兩種語境、兩個世界之間。

  可是對於教會來說,卻一直不覺得這是個問題。畢竟每一個受洗加入教會的信徒,大多數都在教會浸淫一段不短的日子,並且必須先參加「慕道班」或「浸禮班」,通曉教會普遍流通的詞彙和道理,方可受洗歸到主的名下—更重要的是正式成為堂會的會友。

  因此,入到教會,人們大多數習慣暫時忘卻外面繽紛的生活、現實的世界,自動轉換到「屬靈」的頻道,使用靈性的語言。這種語言並不直接指涉充滿矛盾血肉的現實世界,因而間接成為互相溝通的一度自然屏障和緩衝,意思是對話者並不需要直接交代彼此的生活實況,而只需要分享彼此在其中的「屬靈體會」。

  譬如一方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和阻滯,他大可以理解為受到上帝的考驗,或者撒但的攻擊。這種溝通巧妙之處,是它到底是「考驗」抑或「攻擊」,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主觀詮釋。並且聽完了這樣的分享,你其實仍然不知道當事人所遇到的,到底是甚麼事。這樣,信徒在教會中往往會有深入溝通的印象,客觀上卻是連最基本的事實也未弄得清楚。

  當然,這類含混的溝通也附帶一些「好處」,譬如可以應付一些不必要的詰問或好奇的窺探。當事人大可因應交情的深淺,得體地控制發放的信息。這在一些過分要求透明的羣體來說,或許甚至是需要的。

  可是習慣周旋於兩個世界之間,而日常的「生活世界」又跟那屬靈的「意義世界」沒有任何必要的關連,除非信徒有很強的自省能力,否則很容易落入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之中,逐漸與現實生活脫節。而一旦形成這個惡性循環形,當事人就必須以兩副面孔生活在兩個世界,甚或完全沈醉於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的幻想世界就是上帝的國度。這恐怕就解釋了不少信徒的靈性困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