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共享


2752 期(2017 年 5 月 21 日)
◎ 牧心世情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初期教會曾經短暫在耶路撒冷局部地方實行「信的人都聚在一處,凡物公用。」(徒二44)這因應當時有太多的外來人留在耶路撒冷應對行動,卻是教會永恆的佳話和美麗的憧憬。當時的凡物公用,只是因應當時現實的安排,並非一種新的生活或經濟模式。沒料到二千年後,因為共享經濟的發生,初期教會這黃金瞬間,有再現光芒的機會。

  無可置疑,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必然成為現代社會的新經濟模式,並且會為現代人的生活、工作、行動、學習、購物、消閒、旅遊、居住,甚至信仰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

  全球網絡導航器(GNN)創辦人麗莎.甘斯琪(Lisa Gansky)大膽預言「十年後,將找不到實體商店。」這可能是過分估計。但是二十年,三十年呢!會不會成為實現?如果實體商店有消失的可能,實體教會怎可以不思考自己的前途!

  共享經濟並不是虛擬經濟。而是注重使用權而非擁有權,共用而非獨佔的新經濟模式,因此不會泡沫化。最近因為被拋入城門河而成了新聞熱點的共享單車;以及早前被禁的Uber租車服務,都是共享經濟的產業。但是共享經濟產業其實多不勝數,而且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不會被禁或被拋棄。

  二零一五年中國網企龍頭「騰訊」做了一個統計,全球已有幾十億消費者從共享經濟中受益。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間,美國投入共享經濟的資金規模增加了五倍。涵蓋的範疇包括教育、健康、物流、服務、交通、居住、食品⋯⋯,真是包羅萬有。

  如果社會正在火速發展透過Apps買賣物品、提供服務,進行共享經濟。教會是否也可以透過Apps進行共享服侍,例如:物品的提供和送贈,讓有餘的與缺乏的共享;服務的提供與接受(如接送、補習、託管)。個別教會、地區教會、宗派教會都可以建立網絡平台,設定服務對象。若將對象延伸到社區,教友的關係網絡,更有見證和傳福音的果效。凡物公用的佳美見證,將可以重新再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啟思】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