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信心階段的關鍵


2752 期(2017 年 5 月 21 日)
◎ 信.道.靈.心 ◎ 陳錦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拋出《當信仰出現了疑難》這篇文章,原意是為介紹一個關於信心發展的模式作為一個引子。這個模式由兩位美國學者Janet Hagberg 和Robert Guelich 在他們的著作Critical Journey註中提出。他們認為信心的發展可分六個階段,分別是(一)認識上帝;(二)門徒生活;(三)結果子的生命;(四)向內旅程;(五)向外旅程;(六)愛的生命。第一至第三個階段是我們經常在教會中見到的,信徒在認識了上帝,接受了這個信仰之後,開始學習作門徒的生活,繼而成長,在教會事奉。而最登峰的事奉就是用我們專業,投身於教會的事奉崗位中。

  這個模式最關鍵的地方,是我們的信仰如何從最初單純的信靠順服,進到一個更深層次,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中。兩位作者用聖經的例子、靈修大師的經驗、又訪問了不同信徒的經歷、加上他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得出了一個看法,就是我們要經歷在信仰中的困難,才能進到更深層與上帝的關係中。這些困難出現的方式因人而異,共通點是對過往所持守信仰的質疑。這些質疑看似是不能超越的,所以被形容為一道圍牆。

  如何形容這道圍牆呢?我們能怎樣穿越這道圍牆,進到更深的地步呢?筆者無法在這裏用短短幾百字來形容。兩位原作者用了這些字眼來形容穿越圍牆的經歷,包括不安、放棄、醫治、察覺、寬恕、接納、愛、與上帝的親密、辨識、熔化、塑造、孤寂和反思。穿越圍牆是個人面對面遇見上帝,個人面對自己的時間。

  多謝幾位「信·道·靈·心」的同工的回應。他們的回應都描繪了這個模式的特質,亦引發我們思考。莫鉅章的形容:「就像我們不能忍受至愛的人不跟我們溝通一樣」道出了在圍牆中掙扎者的心聲。黃佩芳提出:「離開安舒區⋯⋯走上樓去親身體驗,這並不意味着下一層是錯誤的、沒有價值的,因為它托着上一層。」這正正是兩位原作者對各階段的形容。許德謙提出「上帝的形象」就道出問題的一個核心。我們怎樣看上帝,實際是限制了我們對上帝的認識,與及自我規限了上帝的工作。我們是要「讓上帝成為上帝,讓自己做回自己」,才能與上帝建立一個深層次的個人關係。

  陳錦權(信義宗神學院心理及輔導科副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啟思】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