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力行關注貧窮
 反思基督徒慈惠角色


2578 期(2014 年 1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連續十九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諷刺的是,香港同時是全球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葉漢浩認為,在強調個人利益和競爭的資本主義薰陶下,人們傾向自我滿足,甚至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他提醒一眾弟兄姊妹﹐需以愛鄰舍為中心,同時突破教會傳統的慈惠框架,真正走出社區,用行動關懷有需要人士。

  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於一月十一日,假聖安德烈禮堂舉行「關懷貧窮=慈惠?—再思香港教會推動年青人關注貧窮問題」講座,除了葉漢浩校長外,大會同時邀請「平等分享行動」發起人曾志浩分享推動市民關注貧窮議題的經驗。

  反省「形式化」的慈惠

  任教經濟科十多年的葉漢浩校長表示,資本主義強調消費和競爭,在優勝劣敗的生活環境下,大多數人只關顧個人利益,眼晴卻「盲」了,以致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他憶述數年前一個難忘經歷:「有次我看到一位婆婆正努力整理拾來的紙皮,於是心生憐憫,從錢包裏拿出金錢給她,怎料她用微笑回應了一句『我夠了』,這句說話對我來說十分震撼,心裏也羞愧得很,原來我根本不了解她們的真正需要。」

  關懷弱勢及貧窮向來是信仰的核心價值之一,身處資本主義的社會下,資本主義價值同樣影響基督徒的行為和習慣,以至他們在慈惠上不自覺變得形式化,如單純的金錢捐助或只着重開展不同活動等。葉漢浩校長強調,上帝賜予我們憐憫之心,因此慈惠的本質是好的,但如果慈惠只着重形式,純粹自我感覺良好或變成一種消費,這才出現了問題。他補充,人們看到耶穌關懷弱勢,卻忽略了衪是親手接觸痳瘋病人,所以形式化的慈惠不但令教會和社區的距離更遠,更無助解決受助人的真正需要。

  培養青年正確價值觀 重建教會使命

  葉漢浩校長指,許多人標籤了無家者和拾荒者等弱勢社羣,認為他們是整個制度下的輸家,於是便聯想到施捨,結果慈惠很容易變成了另一種「標籤」人的工具。他說:「生命價值在於滿足使命,所以我帶領年輕人扶貧時,經常鼓勵他們『瞓街』和『執垃圾』,真正體驗貧窮人的生活,藉此扭轉他們的思維和價值觀,突破形式化的慈惠框架去幫助人,建立使命。」至於教會方面,葉校長認為最重要是以愛鄰舍為中心,組織弟兄姊妹真正走進社區服事,讓他們明白自己為上帝作工的使命。

  人人平等 愛與分享

  兩年前,政府向市民派發六千元,不少人正忙着購買電話或去旅行之際,自稱傻人的曾志浩與友人在社交網絡發起「平等分享行動」,將這筆意外之財買了數百個飯盒,與深水埗區有需要的人分享。

  曾志浩形容自己是「傻人做傻事」,更稱參與行動者是一羣無目的、無組織的普通市民,只是看到社會種種不公義之事,於是站出來關心被人忽略的弱勢社羣。他指人人生存平等,在社會價值上或許有別,但人的價值卻不應分高低。因此他強調自己和戰友並非義工,行動過程中也不會有「施」與「受」之分,雙方講求尊重和平等的對待。「我們購買飯盒不是施捨,街坊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口味,因為選擇權也是尊重的一種。而更重要的是關係,我們會坐在無家者身旁,目光與他們成一水平線對話,聆聽他們的故事,大家地位平等,沒有歧視。」

  行動由最初只有十多人增至近月二百多人參與,他們不定時聚集,試過與有需要的人分享雞蛋、麵包甚至廁紙,以平等分享方法將愛帶進社區。曾志浩稱,平等分享行動十分簡單,只要聯絡幾個朋友,準備簡單物資關心這羣有需要的人,他們會感到很窩心,大家都可以做到。

  滴水可以穿石,個人力量雖然渺小,但他仍希望用愛和關懷去改變這個城市:「深水埗區只是行動的起點,我們的終點是走遍全港各區,繼續與社會上的弱勢社羣分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