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屆培靈奮興大會圓滿結束
 造就信徒化苦難成為祝福


2360 期(2009 年 11 月 1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於十一月一日至七日,假尖沙嘴浸信會舉行「第十五屆培靈奮興大會」,經已圓滿結束。大會講員播道會恩福堂主任牧師蘇穎智牧師以「時代的甦醒」為題,藉著連續七天的信息,透過神的道來激勵及造就信徒的屬靈生命。

  七晚的聚會分別以「天災人禍每況愈下之哀歌」、「預言中列強形勢之醒覺」、「末世經濟興衰之揭祕」、「信徒世俗化之哀歌」、「哀歌的人生」、「哀歌變凱歌之路」及「受苦有益」作為講題。幫助信徒積極面對苦難,使苦難的人生變為有神祝福的人生。七晚聚會反應踴躍是歷屆之最,總計有九千一百人次出席。同時大會共收回五百一十四份立志表,有十五人決志相信耶穌為救主;有一百九十一人願意重新向神立志;有三百八十八人願意奉獻自己為主而活及有七十四人願意奉獻委身報讀神學。此外,大會在最後一晚培靈會贈送一張「逆境十訣」及一份製作精美活頁封套,給予參與者。

  縱觀蘇牧師七天的訊息,以聖經記載之事蹟借喻來指出現今世代教會信徒現象,藉此規勸信徒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之重要。

  在經濟上,蘇牧師提醒,美國金融海嘯已經讓人們得到教訓,若任何事業、經濟過分倚賴一個國家,都會帶來危機。他勉勵信徒應把錢財人生投資在永恆事業上,就是神的國度的事情,向未信者傳福音,讓更多人得著這個得了就永遠不會失去的「永生」。

  在生活上,蘇牧師指出,信徒在信仰裡不能單有感性的經歷和見證,而缺乏理性的查經及真理的基礎,兩者都需要兼備。所以教會除了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未信者參與,也要維持教會的查經聚會。蘇牧師認為,信徒要「入世」,但不應變成「屬世」。信徒不應只有基督徒外表,內裡卻是世俗化的信徒,應在每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都作屬靈的信徒。

  及後提到基督徒的人生觀,蘇穎智牧師認為,先知哈巴谷的經歷乃是信徒最佳的榜樣。哈巴谷親眼目睹國破家亡,社會充滿罪惡、不公平等,他連續用了五個「為何」,抱怨神為何不理會,不懲罰惡人等。蘇牧師認為,當人在逆境時,問「為何」是正常的,但從實際經驗中卻常常聽不到回應。人只看見自己損失的,而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只看見短暫,而看不見永恆,個人只會感覺痛苦。蘇牧師認為,從哈巴谷的經歷帶給信徒希望。先知的經歷正是人生的哀歌與凱歌之間一線之隔。有福的人生,不是要求環境改變,而是心境改變,祈求神讓自己有信心去面對及承載更多苦難,當信徒願意被神改變,用神的角度去看逆境和苦難,必定能讓哀歌變成凱歌。

  蘇牧師提到,當哈巴谷站在高處看,看見巴迦勒底人受審判及義人必因信得生,他便開始讚美神的屬性及神過去的作為。先知心態改變,使他的看法亦隨之改變,改變包括由從負面到正面;從消極到積極;從埋怨到讚美與感恩;從疑問到接受及從無奈到期待,由於先知的焦點轉移到環境的主宰(神)身上,他便得著歡欣與喜樂。

  最後一晚的培靈會,蘇牧師以「受苦有益」為題。世界是有苦難,痛苦是沒有人可以逃避,從聖經的教導,告訴信徒受苦是有益。祕訣是信徒要認定受苦對自己有益,當中在哥林多後書的保羅,從患難中倚靠著神,你愈經歷患難就愈多得從神而來益處。苦難使人認識信仰,在苦難中使人與神的關係更為親密,使人對神更有迫切的需求,個人與神關係也是倍增。逆境是成長必經之路。其次,認定自己受苦對別人有益處,曾經歷過患難的信徒,能藉著個人的苦難,成為別人的幫助及安慰。信徒亦要認定受苦對教會有益,在歷史中,教會最興旺時,也是受逼迫最厲害的年代。蘇牧師總論說,上帝的救贖與轉化苦難之關係,信徒要擁有痛而不苦的人生是個人選擇,只要信徒願意跟隨聖經的教導,就能享受一個「痛而不苦、殘而不廢」滿有神祝福的人生。

  大會於最後一晚的聚會中宣布,明年的培靈會將同樣在十一月一日至七日晚上假尖沙嘴浸信會舉行「第十六屆培靈奮興大會」,屆時由中華神學院院長李寶珠牧師擔任講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