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毒禍


2338 期(2009 年 6 月 14 日)
◎ 時事透析 ◎ 劉國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隨著媒體的追蹤和報道,校園濫藥情況日益浮上水面。事實上,有關當局並非不知道情況正在惡化,只是,官僚行政加上社會大眾諮詢等程序,任何政策的蘊釀以至出籠,都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然而,先有三名天水圍中學的男生懷疑集體濫藥昏迷,再有港島四名女中學生涉嫌在校園濫藥後神志不清,將毒害蔓延校園的警號,沈重地敲得響亮,值得政府、教育界及社會人士深思。

  上星期一份以新界區小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竟有兩成高小學生認為,濫藥並不會損害在朋輩中的形象,而超逾一成的受訪學生認為,濫藥不會自毀前程,及軟性毒品不會容易上癮。從這調查顯示,小學生明顯對濫藥問題認識不足,輕看吸毒及濫藥帶來的嚴重後果。

  新界一所中學的校長,在回應傳媒提問其學校出現濫藥學生時竟聲稱,學校有一千名學生,只有七名學生濫藥,問題不算嚴重。然而,校長確實說錯了,因為一個也嫌太多!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學校起碼應該在校園的範圍裡,好好看管學生,如今卻竟然在校園牽扯出濫藥問題,何竟還要為學校找開脫的理由?

  政府曾於三年前成立跨部門「青少年毒品問題專責小組」,然而,青少年濫藥問題不單沒有受到控制,反而有持續惡化的傾向。禁毒專員稍前亦坦承,與四年前相比,本港青少年濫藥個案急增近六成。當前發現有校園已成為毒犯的零售市場,更有將學生訓練成小拆家,使毒害在校園迅速蔓延。

  政府及有關委員會曾建議在學校推行「自願驗毒」計畫,但卻因種種考慮和社會不同意見,只是不斷在繞圈子,政策遲遲未能落實,政府表現得進退失據。除了加多了「不可一,不可再」的廣告宣傳以外,還未見到具體有效,整合政府有關部門、教育界、社福界、以至宗教界的資源和網絡,以策略配套的方式,配合家長及社會人士,共同打這場禁毒之戰。

  價值教育的失陷,家庭關係的失連,加上不良傳媒的渲染,青少年學生耳濡目染,由價值模糊再演化為習非成是,同學在朋輩間互相催化底下,於腐敗、污染的土壤中成長,很容易墮進毒海。救救同學已是刻不容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教會觸覺】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