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別具意義的十年


2238 期(2007 年 7 月 15 日)
◎ 交流點 ◎ 劉國偉(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特首在《十週年紀念慶祝活動概覽》的序言中寫道,特區成立十週年,「對國家整體而言,尤其對香港市民,別具意義和紀念價值。」回歸十週年凸顯「一國」的定調,是清楚不過的訊號。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都沒有抹去香港的「兩制」本質,但「一國」的前提則再三強調。

  也許有人會認為近五百項的慶回歸十週年活動中,含有不少向中央政府交心的成分,但這並非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反倒要問,香港回歸中國已經十年,我們對「一國」的含義的掌握,除了是「中央給多少權,就有多少權」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內涵。

  過去十年,香港經歷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的困窘,蹣跚上路,好不容易,才從經濟谷底中回升,卻有不少港人在經歷金融風暴和沙士災難之後,至今仍未復元。另一方面,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課題,香港則靠賴融入於一個崛起的大國,重尋經濟活力。這是回歸之前完全不同的景象。

  中國對香港的政治及經濟影響力自不待言,港人也日益以中國作為消費與娛樂的地方。此外,港人在內地求學的人數,較回歸前攀升十倍,在內地就業和定居的比例亦不斷上升,年輕一代的中港婚姻,也將會加入愈來愈多的中產成分。當量變帶來質變,再十年之後的中港融合的面貌,將出現前所未見的新局面。

  回歸十年,香港快速融入中國,政治及經濟因素,成為塑造「香港中國人」或者「中國香港人」的身分的主要元素。然而,中國除了是港人經濟靠山與旅遊消費據點之外,我們當如何建立一個全面的中國視野?作為國民,港人又如何對國民素質的進步與文明發展,作出貢獻?對於國家的人權、言論、法治、國策及政府管理,可以發揮甚麼影響力?

  香港有責任去堅持「兩制」的進一步發展,也有必要為「一國」的含義,打開一度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授權關係以外的空間,更新對於「一國」的觀點與論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