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處去?—電影《帝皇密令》觀後感


2238 期(2007 年 7 月 15 日)
◎ 文林 ◎ 吳宗文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從電影學習基督的愛恕精神

  《帝皇密令:信徒受難曲》是波蘭電影史上最龐大的史詩式製作,改編自諾貝爾文學得獎小說《Quo Vadis: The Narrative of the Time of Nero》(意即:《你往何處去—尼祿時期的敘事》,或譯《暴君焚城記》。約於五十年前,荷里活已將此小說拍成電影)。電影講述公元一世紀初期教會信徒受逼迫的經歷,從而給我們一個信息:原來歷史中有一人會為永恆的真理和一些不枉此生的價值而犧牲;縱然要給獅子咬死,甚至被釘十字架或被火燒,仍願意赦免仇人。究竟是甚麼觸動他們的生命?若他們不是經歷到耶穌基督的愛與寬恕,相信無人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如此改變並寬恕別人。

  這是一齣非常感人的電影,我雖然已看了數次,但每次都很感動。不知觀眾有否注意,最後一幕彼得折返羅馬城時背景已轉了,那不是古代的羅馬城,而是現代有三合土建築物的羅馬城,這場景之安排是告訴我們這不僅是二千年前的故事,而是關乎今日基督徒的事—我們要投入現今的世界,在其中為主背負十字架。

  今日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也可將耶穌基督的十架精神展現出來,而果效可能比一位牧師所發揮的影響力更大。就像謝婉雯醫生,根本無須多話,她以行動來表達基督的十架精神,在那個沒有人願意進沙士病房的時刻,只有一個喪夫一年的女醫生願意,她將耶穌基督的愛活了出來,成為了今日全亞洲都知曉的女英雄,就是這樣,神便藉這些在現代場景的信徒來作工。

失去真理,人是禽獸不如!

  電影所描繪的事情都是真實的,可能有人會覺得很血腥和不雅,但這是歷史的真實鏡頭。那麼聖經為何要將之記下呢(來十一33-40)?目的是要告訴世人,當我們缺乏真理,給罪性轄制時,生命是多麼軟弱;如果剔除這些記錄,人類永遠不會緊記歷史的教訓。正如我們能否將南京大屠殺由中國近代史剔除呢?不能!我們能否將納粹黨在波蘭把三百萬猶太人處死的事實刪去?不能!正因為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歷史,我們便更要藉聖經的如實紀錄告訴世人:如果沒有真理,沒有信仰,沒有神的話語,人類的敗壞程度是會如斯恐怖!

  人類的敗壞到處可見,電影描寫尼祿王是一個自我中心的人,他只是為了表達自己二流的藝術慾望而濫用權力,將羅馬城焚燒,將百姓生命視如草芥。如此,我們會發現一個自我中心的人濫權時,無論他是君王或是一介草民,都可以產生頗大的摧毀力!所以我們何等需要真理來約束自由,如果沒有真理,自由就是放縱,就會被濫用。今天很多人都在提倡學術或言論自由,但他們卻不懂得如何為自由定位,也不曉得甚麼是人類真正的價值。就如《中大學生報》事件的一班大學生,和那些所謂開放的學者及媒體,試想想,他們是否敢將其言論所提倡的,向自己家人實踐呢?若他們不能言行一致,那只是在空中樓閣的想像而已。

  造物者既賦予人類生命,也在思想、言語及行為上給予人類一定的規範,當我們不願意遵守這種對慾望的約束時,便不再配稱為一個人。因為造物主在我們生命賦予的基本人倫關係,是不可以逾越的,這是我們作為人類的一種基本價值,若不堅持這基本價值,我們不單不是一個人,簡直連禽獸也不如了!

愛與恕,改變生命

  影片有一位哲學家,就像香港某些知識分子一樣,以哲理和學術的名號來將他們心的慾望合理化。這位希臘哲學家個性貪婪,語詞閃鑠,見利忘義,貪生怕死。為在財利及權位尋求利益,他曾經陷害信徒,出賣朋友,並害死別人的妻兒。但最後看見受害者被火燒時仍寬恕他,令這個卑鄙小人的心靈再一次被觸動,最後他也為信仰而犧牲。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只有這份從基督而來的愛與恕,才能夠觸動人類心靈最深處的一面。

  另一方面,男女主角馬可斯和利亞的愛情很值得現代的年輕人深思。馬可斯跟一般羅馬人一樣,認為佔有一個女性的肉體就是愛情,但當他經歷過別人的寬恕、醫治和釋放後,才明白到甚麼是真愛。尼祿王與王后的關係是貌合神離的政治交易,但馬可斯卻從基督學到,如何將羅馬人男歡女愛的肉體情慾,昇華至靈魂的結合。

  今天香港社會,色情問題已經泛濫至一個很嚴重的地步,連大學當局也不敢處理大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可想而知,我們未來的所謂社會的接捧人,他們滿腦子是在想甚麼東西,而未來社會風氣又會淪落到一個怎樣的境況?香港實在是一個病態社會,需要聖經真理去糾正,需要耶穌基督的愛去救贖,這個責任落在誰的身上?是在今日每一個跟隨耶穌基督的人的身上,只有他們緊守工作崗位,為鹽為光,才可以表達這份基督的愛。

彼得給我們的啟示

  最後一幕,神對彼得重新一次呼召,這是初期教會一個很重要的傳說。述及彼得在剛離開羅馬城的時候,他再一次遇到基督,並問他:「Quo Vadis?」(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往何處去 ?)彼得聽見這聲音並看見異象中的榮光,就辨認出那是當年在加利利海邊召喚他的主,是那位他曾經三次不認的耶穌,也是那曾經在十字架上為所有人犧牲的基督。他想起耶穌曾預言他的三次不認主而感到非常難過,然而主耶穌最後在加利利海邊挽回他,讓他不致絕望,而正是這顆痛悔的心再次振奮他,令他願意為主犧牲。這次在羅馬城外,耶穌呼召彼得折回為祂犧牲,他要求為耶穌倒釘十字架,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像耶穌那樣釘十架。

  在《約翰福音》最後一章的記載,彼得三次不認耶穌之後,耶穌曾三次查問他的信德:「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的回答是:「主啊!你知道我愛你。」今天我們藉這齣電影重溫聖經的記載,主亦會問我們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你會如何回答呢?若然我們的回答是:「主啊!你知道我愛你。」主便會將我們應當承擔的責任交付我們,要我們餧養祂的小羊。

  彼得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當他有機會離開苦難時,神卻向他顯現,呼召他返回受苦的人當中去,與他們一同承當苦難,共度難關。今日神呼召我們要跟隨祂的腳行,就如昔日彼得一樣背起你的十架,在你的行業,堅持你的價值觀,甚至被人嘲笑、被媒體攻擊,仍然要穩站不變。

以基督的愛挽回病態香港

  今天在香港這城市,作為基督徒的你是否已迷失方向呢?在一個價值觀混淆的世代,你是否已不知怎樣取向呢?在這末世時代,我們需要聖經教導我們如何去堅持真理。求主藉這部電影引發起我們對自己生命作出深思,我們該反省自己是否像尼祿王一般地自我中心呢?若然在坐有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我們會否像那個價值虛無的哲學家一樣,只說一些諂媚說話來謀取個人利益呢?哲學知識若沒有相應的信仰與道德,便不能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反而只會將一個專業的「賊」變成一個魔鬼。我們並不需要這種知識,我們需要的是真理。或者我們以前就像馬可斯那樣,曾被情慾控制,以為愛就是一種擁有,但藉這電影提醒我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林前十三4)。今天我們的社會實在很需要這種真正的核心價值。

  求神憐憫香港,因為這個社會的確病了,我們需要各個界別的人去為神作見證。但我相信今天神已在不同界別中動工,成就祂的奇妙作為。求主淨化香港社會,也淨化香港教會。讓我們再一次高舉聖經,繼續持守聖經所宣揚的價值與信念。

(按:本文《帝皇密令》粵語版六月九日首映之講道回應;戲照由影音使團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