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往昔


2183 期(2006 年 6 月 25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時光倒流,又是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時自己算是「讀完書」,也踏足社會不久,認識了一些從事金融業中人,不是甚麼亨級人物,只是些小伙計,俗稱「銀狗仔」。也沒有如今這麼多銀行,連現在有了名聲的:恆生、永隆、永亨也只是稱為「銀號」,又叫找換店。

  記得那時有一家也發行港幣鈔票的一家「有利銀行」,位於皇后大道中與雪廠街轉角處,自己拿著一張銀碼僅幾十元的該行支票去兌現。負責出納的一位是上了年紀的亞伯,沒有劃一的制服,又不是筆挺的西服,而是唐裝短打一度,架上一副差不多滑落到鼻頭的眼鏡,兩睛瞪在框架之上正閱讀報紙。愛理不理的打量我一下,接過我遞上的支票,慢條斯理的看了好一會,隨著信手拈一個寫有號數的小硬紙牌一個,說一聲「下午來」,又重新閱讀新聞。

  這一句「下午來」,要到午後二時左右,差不多五句鐘,如今說來真是天方夜譚。那時銀行沒有排隊輪候的場面,沒有接待員像做「知客」般的關懷,也沒有女職員。進入銀行是稀客,存摺上的數字是用墨水筆書寫的,計算是用算盤,運作起來「的的得得」,「二一分作五、逢二進一」快而準。到銀行辦理交收要有耐性。輔幣不是一五一十在細數,而是用「銀篩」,一個像塊木板造成各種按幣值大小和一定的數目,「稀里洒」倒在盤內,幾下手勢便知數目,再傾倒入草編的蓆袋中,存倉入數。

  現在提存逾十分鐘也發怨言,那時實不敢想像,十元一張是大鈔,街頭或店舖無法找贖,就得麻煩找換店了,要「補水」的,倒定一角錢,來個九九折,如今十元鈔票算甚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