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徵文比賽公開組優異作品
主愛裡一家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我參觀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後的感覺。主愛萬人,萬人愛主;我們同是主的兒女。同一信仰目標,不分國界種族。今次中國教會以半年的籌備時間,能在香港展出如許內容充實,琳瑯滿目、多姿多彩的聖經事工。顯見兩地交流的親密,互助合作的成果,真是不簡單。
主辦單位是「中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兩會力量真大,今次展出有三個目的:
- 分享上帝在中國教會的奇異恩典:自一九八○年至今,兩會已印刷了三千五百萬本聖經。
- 見證中國教會在普世教會支持下,能完全獨立、擔負國內的聖經事工。
- 述說內地信徒,對基督信仰的虔敬;對聖經的熱愛。
主的話語是人類的生命,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人的一生由孩童期、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蒙主恩祐;為盬為光,造福人群,虔誠事工,勤讀聖經,廣傳福音終可得永生。
早兩天在家看電視,有珍貴歷史聖經(君王版)、大木雕刻(耶穌生平)驚鴻一瞥、一閃即過,看不清楚,還是親到展場目睹為快。
炎夏的中午,我由九龍尖沙嘴,搭渡輪過灣仔,步行到會展。時烈日當空,大汗小汗直流;我擁著火熱的心情進場,一眼望見「大木雕」,大堆人圍著細看:
- 耶穌的生平—大木雕刻,面積有如學校課室黑版般大。馬糟降生、成長、講道、醫病、五餅二魚、洪水方舟,最後晚餐、釘十字架、埋進墳墓、復活升天;耶穌一生故事盡在其中。為張萬隆獨自以十年雕作而成。我歎為觀止;刻工精細故事真實,偉大之作。
- 君王版聖經—全場最矚目,放在場中央,有玻璃罩著,比普通聖經較大。封面黑色金字、書脊有點殘舊。為慈禧太后六十歲時,人們送她祝壽的。另一同版本聖經也屬歷史珍寶,打開看見字體端正。展畢拍賣,得款八十五萬元,捐中文大學研究「沙士」之用,造福群眾善舉,聽聞全國僅存三本。
- 手抄聖經—一為江蘇程飛抄寫,字體端莊勁挺;一為沙南農婦,字體秀麗可嘉,無名氏以使用鉦鈀之手,亦能執筆龍飛鳳舞。
- 盲文及少數民族聖經—失明人有盲文聖經觸摸,又滿文、蒙文、回文、藏文聖經,我只懂漢文聖經而已。
- 有關聖經圖書—展場中央圓形圖書室,陳書很多,如丁光訓著的《怎樣讀聖經》等。
- 聖樂演奏—粉墨登場舞蹈演唱聖詩,極盡視聽之美,有雲南僳族詩班演唱「不可忘記神的恩惠」、內蒙詩班演唱「虛心的人有福」。詩篇朗誦、木琴獨奏、鋸琴獨奏,很精彩。
- 書畫藝術精品—書法和繪畫表達詩篇金句等,我最喜歡陳木金「書以載道」字體。十二歲女孩藺蘇曼晝「補滿中華」牡丹色彩艷麗,大有富貴花氣派,又另有剪紙貼畫。美不勝收。
- 兒童活動區—展出聖經兒童讀物,寓意於玩具也有教育性。
- 上海愛德印刷廠立體模型—綠草樓房似公園。
- 多媒體播放區—讓參觀者重溫國內教會活動的盛況。
此外另有景泰藍的十字架、洗禮盤碟、聖杯,是中國精品,唐三彩磁碟案頭擺設,國畫五餅二魚紅牡丹襯托很古雅精美。長卷書法「登山寶訓」,意義重大。
展品豐富、充實。精美、多姿多采,目不暇給。我環繞場地瀏覽二次、共兩小時半,眼有倦意,才依依不捨離去。歸途上心想:「主的恩惠慈愛伴我同行」—永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徵文比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