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7 期(2001 年 10 月 7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親子當然是好事,只是我們有沒有細想過,親子不親子,那分別何在?而親子又所為何事呢?
就我童年來說,是從來未聽過親子之名的,父親日忙夜忙,返工一整天,還要額外加班到晚上十時,一天下來,跟子女說不上十句話;母親即使不外出工作,面對著一屋子家務:洗濯、收拾、買菜、燒飯,忙得七葷八素,親子?那裡還有精力親子?於是,孩子有的是自由,可以到處閒逛。
那個年代,孩子們有數不清的玩伴,同屋的大牛、細牛,鄰居的嬋女、明女,再過兩間屋的,數不清的老友記,數不清的玩意~上山捉金絲貓、下水捉蝌蚪,爬樹摘桑葉養蠶蟲,生活是如假包換的多姿多采,孩子們樂得不知人間何世,哪裡還有閒愁?你這邊才停下來,那邊就有另一個小鄰居向你招手,呼的一聲又跑到街上去。
那時刻,父母要親子,通常就在晚飯時間,圍在飯桌前,對孩子教訓勸勉獎罰。
現在,卻大大不同了。核心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他們整天對著的不是菲傭,就是電腦、遊戲機,如果不親子,孩子不變自閉幾稀。
有些年輕父母會說:唉!辛勞工作之餘,下班或休假還要親子,實在吃不消,太辛苦了。這種負面看親子,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凡事有苦便有樂,親子活動亦然。所有親子活動都讓父母更多了解孩子,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成長疑難;透過親子活動,父母會發現自己不足的同時,亦能發掘個人潛藏的教子才能,更可以跟孩子同步成長,這,便是親子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