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7 期(2001 年 10 月 7 日) ◎ 交流點 ◎ 斯斯(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其實,當日記者執筆時,並非有意報道該新聞,因為目的新聞沒有那一宗值得「大做」,傍晚許多報章老編開會時,才考慮炒雜錦形式將事件「煲大」。
香港每日均有多宗自殺事件,新聞界眼中不算是新聞(那一天沒有自殺,才真正是新聞)電視及電台對自殺事件十居其九點九都不報道,除非自殺者身分特殊。
報章報道自殺事件,都要看角度,自殺者身分、背景有煽情元素,或者是年輕美女及幼童,又或者拍攝到走光而不血肉模糊過分恐佈照片,才考慮報道,老翁、老婦、男士等自殺,例不理會。
市民每日看到報道的自殺新聞,不及事發的三成,據死因裁判處統計,去年香港十萬人中,有十三點五人自殺死亡,是十年來最高,該數字仍未包括自殺受傷,或企圖自殺的數字。
人類選擇自殺,毫無疑問違反神造人美意,但自殺者大多承受過重大壓力,連神的美意亦不顧,才會走上這不歸路,自殺者中亦不乏在教會長大的人士,月前一位為情自殺身亡的電視台女記者,在學校時已參加聚會及團契。
今日,香港人面臨經濟壓力日大,政府統計出年來自殺死亡者中,四成因為失業,在教會弟兄姊妹中,也有不少不幸淪為失業大軍,坐困愁城,未來香港前景仍一片黯淡,教會對會友的關懷,不應僅限於口頭的勸勉教導及祈禱,實質行動的互助互勉,互相支持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