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7 期(2001 年 10 月 7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主任牧師)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除了因失業和經濟壓力而自殺的人大增外,因其他原因而自殺的人也一樣增加。有人因感情而自殺,有人因欠下債項,有人因久痛,有人因家庭不愉快,......。近幾年,更有不少學生因學業成績不理想,在學校或是在家庭中遇上不愉快事,走上自殺之路。
是甚麼原因使自殺的個案不斷增加?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好像失去了面對逆境的能力。不少人已察覺到今日的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實在有點兒過分,為子女提供過多的物質享受。還記得少時,看見不少孩子都是在無人料理的情況下成長。但今時今日,看見不少父母連讓嬰孩多哭一點也不願意。在街頭上或是公共汽車上,不時看見父母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時,小孩便隨意哭鬧,甚或以責罵回應父母。我們的下一代便是這樣成長。這會否在將來釀成更多不能面對逆境而走上自殺之路的個案?
今日的成年人也好不了多少。過去十多年,香港是一個生活安定繁榮物質豐裕的社會。但「豐年」過後,面對著「荒年」,人變得束手無策,難以面對著逆境。所以不少涉及人心靈空虛、人的情緒、甚麼IQ、EQ、CQ、AQ等課程或是書籍,都大受歡迎。或許今天教會除了可以為有需要的人士,無論教內或是教外的人,提供物質的援助外,更需要為他們提供面對逆境而自強的輔導。我們相信,信仰與教會肢體的生活也是一種支援的力量。
「主啊!賜我寧靜,接納我不能改變的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事;賜我智慧,認識兩者的分別。」求主賜我們智慧,面對生活的種種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