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熱潮過去了嗎?


1926 期(2001 年 7 月 22 日)
◎ 資訊前線 ◎ 鍾健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前一陣子電子書熱潮好像推高了一點,如今又像回落了。沒有人談也沒有人問,是已經漸漸融入閱讀習慣,抑或是還未侵入了書籍銷售市場呢?自從去年名恐怖小說家史蒂芬在個人網頁上發表了一本新作,每發表小說內容二十頁,讀者自行下載,每次收費一美元。他更揚言若下載數量足夠便可應付開支,便可以展開網上出版電子書。可是不到半年,故事內容還未到完結時,史蒂芬便宣佈停止在網上發表,讀者可自行到書局購買整本小說。這樣的煞停在網上發表小說,可能存在著許多理由,但有人追問電子書熱潮是否過去了呢?

  這種新科技和新產品所帶動的閱讀方式,現時未必成為閱讀主流,拿在手上全沒有書籍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面圖案也不會使人看上去還有點衝動去購買。今天人們卻樂意使用個人數位助理(PDA)去下載那些免費書籍來閱讀,雖然螢幕很小會妨礙閱讀,甚至要不時點捲軸來翻內容,非常不方便,但也成為人們另一種享受,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攜帶方便。

  今天許多科技公司不斷在這方面研發,軟體商欲早一點製作出更具人工智能的閱讀軟體,更能調節適合人們閱讀的習慣,因此不同閱讀軟體和不同的貯存格一一出現。

  硬體商又從各方去嘗試,製作更像書本的電子紙張,彷製軟性的紙張,使人讀來也有書本的質感。這方面以Xerox PARC的實驗室更有進步。他們在一張名為 e-paper,這是一個內含數百萬顆黑白或是紅白的小球的透明薄膜,當電流通過便可控制小珠子白由翻動,這樣便可以達到顯示數位影像效果。這個設計一方面可以重覆使用,而小珠子顏色不用借用外來光線來襯托,使閱讀更為自然。另一方面是省卻電源,當不需要更改內容時,小珠子便停留不動,如此一來真的有點像印刷的書籍版面。這些科技何時才可以來臨呢? 我們當然不會知道,但還有許多公司在這方面研製和發展,如倉頡發明人朱邦復先生也在研製中文電子書的產品,名為「文昌一號」。

  電子書熱潮還未過去,這些年間只是一個起始的浪潮,更成熟的電子書產品將會出現,讀者可以等候著這種方便的產品。在未來的日子,更是資訊的年代,更是擁有一顆懂得思想的頭腦,才為人們所羨慕。試問今天在屬靈的層面,我們是止於閱讀,而不會思考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