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基本原理 (三)
 讀出聲


1926 期(2001 年 7 月 22 日)
◎ 神學縱橫 ◎ 張修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讀經讀出聲,這個聽來好像是一個太平凡,甚至不值一提的建議,卻是我想推薦給大家讀經的一個相當有幫助的建議。

  不知是甚麼原因,信徒一般是習慣默讀經文,光是看經文,在心讀口卻不讀出聲。會不會是香港地方太小,讀出聲很容易會騷擾他人?會不會想到讀出聲就想到小學生齊齊大聲讀的那些童稚的日子?

  讀出聲,本身不會是件難做的事。環境方面,即使人口稠密的大都市,若花點工夫也可以克服,如公園、球場、家人外出時。整體希伯來書大約只需一小時便可讀完;以賽亞書一至十二章大約一小時也可完成;讀登山寶訓三章聖經二十分鐘已足夠。如中間稍為歇息,則時間略長。

  對很久沒有朗讀聖經的人來說,推想朗讀聖經和真正開聲暢讀,投入感情去讀是有很大分別的。朗讀時口可以帶動整個人投入經文,而對經文有較深的體驗。其實朗讀包括了看經文,想經文,讀出聲,又自己聽回自己所誦讀的。聽到自己所讀,或會覺得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可停下來想想,揣摩下,再用不同的語氣去重讀,這便是因聲求實。

下面是幾則讀出聲的經驗:

  「過往做主日崇拜主席,準備所需讀的經文我均用默讀的方法。近來這次做主席,我改用讀出聲的方法來預備。這方法幫我進入經文世界,體會講者和聽者的心情、處境。當日崇拜在台上將經文誦讀,我覺得可貼近作者的心境,將他昔日的話流暢地讀出來。這是我前所未有的經歷,事後太太也告訴我讀經的環節很自然,比以前進步。」

  「初次讀啟示錄,開始很辛苦,未習慣,喉嚨吵啞,第八章後開始投入和順暢,且愈讀愈順。整卷啟示錄的特色,透過朗讀顯出來。我的情緒隨著聲音的起伏,節奏的徐疾,時而驚怖,時而欣喜,時而確信。讀一遍時間不多,卻在腦海留下較深的印象與感受。」

  「一次在家中大聲誦讀詩篇一一九篇,一氣呵成,頓覺自己更能進入該詩的意境。」

  「我特別喜歡詩篇廿三篇,讀了十次,不斷投入感情去體會,還錄了音。之後不能靈修時,我就取出一張A4紙,摺成八格,慢慢逐格填色,幫助自己安靜下來。然後放鬆自己,打開錄音機,閉上眼睛聽自己所朗誦的詩篇。一幅一幅生動的圖畫出現眼前,感到主的手抱著我同行,保護著我,好安全,好舒適。錄音機停了,我還在恬息中。有些句子不斷在腦中盤旋。跟著禱告,覺得神在左右,有一種與神相通的感覺。」

  「大聲讀出來,覺得經文像有力的宣告,不像讀報章般的資訊傳遞,乃是生命的傳遞。」

  「讀出聲,初時未能真正表達出意思。再默想內容,多讀幾遍,漸漸琅琅上口,聲聲入耳,自己也開心。」

  「大聲讀經,人更易集中投入,有代入感,想像到經文的場景,不會魂遊。」

  經文長短,均可朗讀。朗讀一大段,好幾章,甚至一口氣朗讀整卷書是值得嘗試的。市面上有NIV(英文新國際譯本)新舊約的錄音帶,共四十八盒,我沒做過精確計算,相信要聽完全套則約需八十小時左右。平常想到要讀完整本聖經,好像是一項大工程,但想想:只需八十小時(相當於十個工作天)便能讀一遍聖經,難處好像少了點。而這個方法是光讀,不停留下來,明白與否也照樣讀。

  當然,若我們深明經文的意思,讀出來的味道就有天淵之別了。十多年前我去英國,知道有位Alex McCowan先生,他跑到不同的城市去,也在電視上表演用兩小時背讀馬可福音。在誦讀過程中,他只略有動作,稍為走動,有些少手勢,已能維持聽眾的注意力,實叫人難以置信。他的準備工夫很認真,每天背十多節,並研究這些經節的背景和字義。這些工夫叫他背起來很投入與傳神。

  讀出聲,到底對你會產生甚麼作用?這就是要你親自去嘗試。相信你會有所發現,有所獲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