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相當安全的地方,新聞從業員仍算在有保障的環境下工作,總少聽到如南美等國家因探訪報道遭復仇或戰地記者被槍擊身亡消息,若說香港記者中最危險的一群,相信大部分人會說~突發記者,每一版新聞採訪也是爭分奪秒,但其他版面,若你不是過分後知後覺,你仍有可能將資料「索回」,但意外發生了,你總不能叫送了醫院的傷者返回現場,讓你重拍一次吧,在幾家大報以突發新聞食糊的今天,有行家可以因為遲了到場而掉飯碗,亦有行家可以因影到重大事件獨家相,數年吃其老本。突發記者常說相機亡人亡啊......
近日有一突發行家於趕赴車禍現場時遇上車禍,身受重傷浴血車內,送院後命懸一線,據我所知,兩年來已有三名突發行家,因工殉職,可以是幾小時前和他一同於採訪場合,有說有笑,翌日才從報章得知他遭不幸;人生的無常,莫過於此。教訓雖出現多次,但競爭令人無法不拼命,較早前茶果嶺一場火警,一人不幸葬身火海,往常命案現場通常被警方封鎖,但因現場空曠,封無可封,記者為求影到焦屍,好不容易找到有利位置,於是十數人踏在燒通了的鋅鐵上,離地有約兩層樓,後多人踏了上去才知驚,幸好眾人手腳並用回到地上,若果真的踏穿了,記者自已也會成為一宗國際新聞的主角。
不少突發記者於駕車及採訪途中,仍一面從各方如上司及行家,收取事件的信息,記者可憑傷亡數字及情節,知道該新聞屬甚麼貨色,若當你知道所採訪的是必然頭條,有時會令人緊張得失控,尤其是當你知道你冒一次險,便可拍得轟動一時的獨家照片,所以有人飛簷走壁,有人踩油至一百六十公里以上。
生命是上帝所賜,或行家仍未認識至聖者,但想想你家中的親人,為一口飯,將生命懸於鋼線,值得嗎?當你決定冒險時,不要用公眾知情權遮著搏出位的心,無人希罕一張血淋淋的相片,除了你的公司......
森斯(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晴美(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