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探訪心得
關顧的七大原則


1851 期(2000 年 2 月 13 日)
◎ 文林 ◎ 陳一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關顧行動,在世態炎涼的社會中愈顯得重要。對基督徒而言,關顧使命則責無旁貸,這是榮神益人的做法,一則履行神的旨意,二則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三則彰顯榮美的見證。因此,聖經多次強調關顧行動的重要。最明顯的教導包括:「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約翰壹書所言:「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四20)可是,在關顧人的過程中,卻有下列七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若能處理合宜,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略述如下:
  1. 須留意被關顧者的感受

      由於被關顧者的性格與需要各有不同,因此當我們關心他人時,須保持敏銳觸覺,留意被關顧者的感受是否舒暢和牽強,有時他們會感到自卑,或恐防別人投以施捨的眼光看自己,所以,我們的關顧行為須表現適切與自然,有的時候需要忍耐,有的需要循序漸進,有的可能循序漸退,須求主加添智慧與屬靈眼光。

  2. 須讓被關顧者自作決定

      許多時候,被關顧者乃處於被動,而關懷人的則採取主動,這無疑是正常步伐。可是,我們容易犯了越俎代庖的毛病,由於關顧人心情急切,又或感到對方無能為力,因而替別人作了他自己應作的決定,這對被關顧的人來說,可能有害而無益,且會產生許多後遺症,所以,我們宜提供建議或分析,決定權還是交回當事人。

  3. 須尊重被關顧者的私隱

      被關顧者往往在接受關心的過程中,深受感動並對關懷自己的人產生好感與信任,不期然便傾訴許多心事,甚至個人私隱。因此,我們須加倍小心,勿將當事人的私隱隨便揭露,這是不合宜的做法,且會令對方有被出賣的感覺,所以須予以尊重。

  4. 須小心被關顧者的依賴

      當關顧行動展開時,被關顧者會得到即時的幫助與關心,紓緩了燃眉之急,但我們的行動不應就此停止,須繼續評估實況,是否仍提供支援關顧或暫時停止呢﹖這無疑是極之需要的,一則可以予以適切關顧,二則可以幫助當事人自立,減底依賴傾向。

  5. 須衡量自己的關顧能力

      有些時候,被關顧者的需要十分巨大或是複雜,非一己之力能承擔,故我們須量力而為,當發覺當事人的問題非比尋常時,我們必須作出轉介或擴充關顧的力量,由一組人擔任關顧也未嘗不可。

  6. 須推卻被關顧者的回報

      由於被關顧者多對關懷的人甚至有所行動時,產生知恩圖報的心,這時,我們應婉拒,並且必須表明我們關顧他人乃是與人一起分享神的恩典,是理所當然的,並鼓勵當事人可向其他有需要的人,作出同樣分享的行動。

  7. 須校正被關懷者的焦點

      當我們關心別人時,被關顧者容易將焦點集中在我們身上,在起初階段實屬正常反應,但我們須提醒自己,要將他們的焦點漸漸調校轉移在神的身上,使他們知道一切關懷力量,乃源自神的愛,讓被關顧者一方面懂得向神感恩,另一方面亦將依靠的焦點放在神的身上,那我們亦可功成身退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