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的天堂


1861 期(2000 年 4 月 23 日)
◎ 文林 ◎ 鄭譚佩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書名:香港郊野遊蹤

  出版:香港旅遊協會

  近日閱報得知政府或許會因要保留一自然濕地,而考慮改變基建項目的設計和建設,相信對於努力爭取保護香港自然生態環境的團體來說,是個千禧大禮。

  雖然我並非一個愛行山遠足的人,但總覺得若能多一片綠土,對於充斥着石屎的香港都市是一個祝福。縱然我並不太清楚這片濕地能起甚麼作用,但若能令香港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發展,無疑是一件好事。

  我曾記得當自己家住大埔的日子,每天乘公車總必途經一片沼地,當潮漲潮退的時候,栽在沼地裏的叢樹林時而與自己面對面,好像跟自己打招呼似的,因此,每逢看見這片叢林,總叫自己感到興奮。但是在我遷居九龍的前夕,沼地旁多了些推土車,也多了些喉管,而沼地則愈來愈見縮小,甚至被黃土蓋掩,當然,也埋葬了我的幻想和希冀。

  《香港郊野遊蹤》一書雖然經由推動旅遊業的香港旅遊協會出版,但艾思滔的攝影作品和內裏的文字介紹,卻絕對是一本值得身為香港分子的普羅市民購買閱覽的書。因為透過這書,你會發現香港這個石屎森林與綠油油的郊野,原來只是咫尺之隔,而且亦會幫助提高市民的生活情趣;更何況此書只售八十塊錢,但卻包羅萬有,諸如遠足資料,交通指示、專題項目裏的各種情趣,以及各地區的趣味資料等,都是既實用又有趣的資料,實在是一本質優價廉、認真製作的郊野指南。

  我常想一些好書若缺乏讀者,即使再好也沒有用。台灣的《誠品閱讀》不是因而結束嗎?《突破》的停刊也提醒我們,一些有質素的讀物,在這個世代中的沒落,除了是電子網絡的舖天蓋地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心人。我並不知道香港的郊野會否遭遇同一命運,但若我們只因經濟利益而大力改善空氣污染的環境,又或只因吸引更多旅遊人士而大力提倡郊野樂、保護自然環境的話,我們這種「唯利是圖」的環保心,也會因「有利可圖」而變成破壞之王、摧毀自然美景,也摧毀造物的奇工,這豈非我們的悲哀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