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污染指數


1861 期(2000 年 4 月 23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本港烏煙瘴氣,嚇怕海外商旅,不敢踏足本港。香港旅遊協會定期調查離境旅客發現,平均逾一成旅客不滿本地空氣質素差,環境亦甚邋遢。」(《星島日報》11.4.2000))

    友人到日本公幹幾個月,回港後問他覺得香港有啥改變,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覺得空氣質素差了,走到街上總覺得空氣中有股怪怪的味道,令鼻子好不舒服。

  嗅慣了這種味道,當然不會覺得有甚麼特別,只是每日黃昏收看電視天氣報告,螢光幕上的空氣污染指數都是偏高至甚高,有時也懷疑長期呼吸這般劣質的空氣,對身體有否嚴重的影響。近幾年明顯地多了流行性感冒,許多朋友更是長期患感冒,我想空氣質素差也是原因之一。

  烏煙瘴氣的除了生態環境,也包括我們的生活環境、心理環境。試走進我們任何一個家庭,看看他們購買甚麼報刊、收看甚麼電視節目、家人之間怎樣對話、週末週日有甚麼娛樂、兩代之間怎樣相處。一次到某連鎖快餐店吃東西,竟見鄰座一個婦人餧不滿周歲的嬰兒吃薯條;另有一次到酒樓吃飯,鄰桌的小孩子甫未坐下,便嚷着要扭開牆上的電視機。我們可以想像到香港的家庭生活是何等一塌胡塗;家無寧日、喧喧鬥鬥、你爭我奪、風捲殘雲,孩子就是在如斯污染的環境中成長,到底令人心痛。

  但習慣了就好像沒啥問題,反而是孩子不吃薯條是落後;吃飯時沒電視看是可憐,我想若叫海外遊客到香港的家庭坐坐,也會覺得挺不自然,驚訝我們的生活方式竟污染到如斯地步。

  偶爾見到一個小康之家,一家幾口坐纜車到太平山頂野餐,吃幾片塗果醬的白麵包,喝白開水或一些果汁,沒有手提電話的干擾,小孩子不帶電子遊戲機而帶毽子,我彷彿返回人間仙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