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考試期間,在監考過程,發現十個學生中竟有八個執筆姿勢是錯誤的。
有握拳狀的,有大拇指和食指交疊錯筆豎直的,種種怪狀都有,獨少正確執筆姿勢。這些在幼稚園學習三年之久的孩子,究竟學了些甚麼?
他們大概學了不少英文單字和句子,也學會加減運算甚至兩位數加法,有的會講幾句英語會話或幾句普通話對話,可惜最基本的執筆姿勢卻沒有學好,而執筆姿勢一旦養成,便是一輩子的事了。
執筆執得不好,給人印象會大打折扣。譬如銀行裏,那些貌美如花,溫文有禮,微笑相迎的服務員,本來予人好感,可惜一執筆書寫,那執筆姿勢令人慘不忍睹,恨不得奪門而出。
更重要的是,執筆執得不好的人,字多半寫得不好,雖說電腦時代,但總也有機會執筆寫字;何況,執筆姿勢直接影響拿筷子,兩者關係密切,電腦如何發達,總也得自己拿筷子吃飯吧?
所以,當我們大聲疾呼,要鼓吹終身學習,要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的同時,更要回到起點,從最根本的事情入手,譬如執筆、拿筷子、縛鞋帶、坐立、吃喝、咬字、發音、寫筆順......
現代人眼光太遠,常常看不到在身邊的小事情,偏這些小事的影響卻是一生之久。一位美國作家說得好:「所有必須知道的事情,我都在幼稚園學會了」。是的,教育目標當然要遠要大要有遠景,但實質訓練卻還該從小事開始,讓孩子切切實實地養成各種好習慣。
在小事上學好的孩子,就像聖經裏在小事上忠心的僕人一樣,長大了才能充當大任,才足以言幹大事業。教育改革,應該從起點開始,否則,就是另類短樁工程,徒然欺己欺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