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中雙職婦女的牧養


1854 期(2000 年 3 月 5 日)
◎ 教會之聲 ◎ 黃慧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社會經歷過去二、三十年的迅速發展,男女在教育和就業上的均等機會比起六十年代已大大提高。無論是出於個人的意願或是經濟上的原因,婦女出外工作的情形已愈來愈普遍。按理傳統以來「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工也應漸漸消失,男女對家庭職務的負擔也應重新調配。不過,事實並非如此。不少在職婦女仍然要主力面對各種家庭的職責,在事業的路上小心翼翼,不敢輕言進取。對於這一羣面對雙重職責和壓力的姊妹,教會是否可予以特別的牧養關注?

  教會中一般屬中產階層的雙職婦女,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競爭劇烈的工作世界及責任繁重的家庭職務。香港人生活的壓力指數超越東京成為世界之首。面對經濟的急劇轉型,不同行業的員工不單要投入一星期超越四十四小時的工作,而且還要不時把握進修機會,以保持自己在該行業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在傳統的家庭分工模式影響下,如家務的打理,包括現在一般對外籍傭工的督導;日常子女生活的照顧,包括面對他們沈重的功課壓力;家庭中老少身體或其他所需等等主力,仍然落在婦女的身上。

  結果,婦女一旦開始孕育子女,全職的轉換半職、輪更工作的申請調職、經常到外國出差的、公事酬醡繁忙的只好與公司及同事商討特別的調配安排、或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形下索性暫時離職。在這種心情下,身兼母親(特別是年幼子女的母親)職責的婦女一般不會尋求工作上的滿足,更少有全心發展其專業,為自己爭取晉升或進修機會。一般的婦女更會以找尋一些較為安穩或責任較輕的工作為目標,及早避免工作予以家庭過大的張力。問題在這是否對受過高等教育或專業訓練姊妹的恩賜的最佳利用?更重要的是,姊妹生命的豐盛成長是否止於這個「自我犧牲」的模式?我們是否已對姊妹的成長負上看顧的責任?

  面對一羣受過高等教育或專業訓練的姊妹,教會對婦女的傳統教導和牧養急待改變。簡單來說,教會一般表面地應用新約的理解,來肯定中國傳統中「以夫為綱」的家庭權力模式,對婦女很多在工作崗位或家庭上面對的困難與張力,約化為順服與否的問題。就是說:當一個婦女對自己的工作有承擔並投入比照顧家人更多的心力時,她就被視為是為了一己的滿足,犧牲家庭的和諧、子女成長的需要和幸福。當一個婦女選擇作全職主婦,她就應毫無怨言地全面支持丈夫的事業,獨自承受家庭領域可能引起的各樣孤獨、無助、隔離或憂鬱的情緒,免除丈夫後顧之憂。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雖然今日婦女的教育水平已大大提高,普遍婦女對自己的信心仍然相對低落、對重大責任或領導角色卻步、對個人生命的成長缺乏要求。就此而言,一般教會對婦女順服的教導似乎沒有太大的助益。

  要對這羣教會中的姊妹負責就要正視她們的困境。這裏包括有需要加強基督教傳統中對婦女不同角色的肯定和積極教導,勸勉夫婦相互尊重的彼此分擔家庭職務,對婦女個人生命成長和價值的關顧等。教會更可開拓一些另類的牧養空間,例如組織高質素的兒童臨時照顧服務、爸爸親子輔導小組或家務訓練,支援婦女及個別家庭在教導和看顧子女上的需要。此外,教會還有必要組織在職母親的團契,或特別以婦女身體和心理健康為題的講座,肯定姊妹工作中的苦樂與成果,幫助她們去將生活的張力轉化為創造力,並為自己不斷找尋更豐富的成長經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