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點~應
勿讓成見勝過理性


1852 期(2000 年 2 月 20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少年人尋找學校的折騰,與近日林巧英事件,兩者皆反映當下港人普遍以成見代替理性的待人處事。

  學校為了確保本身的校譽,往往一刀切清除那些不符標準的產品,於是學生一旦標籤為「問題學生」,翻身的機會就難之又難 ! 林巧英事件暴露了有關執法部門處理過程中連番錯失,連最基本的證件查核也沒有認真看待,事後才核實證件是真確的。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有教無類的學校不給予少年人重新展翅的機會?為何入境處處理這些懷疑假證個案(不單是林巧英事件),不按既定的執法程序辦理 ? 筆者相信有關當局已有完備的辦事程序,問題只是人內裏先入為主的成見會掩蓋人的理性,於是有關人員處理受害人過程中,已一口咬定對方是不受歡迎的,迅速處理,隨即完結檔案。當人慣以肉眼所見與累積經驗作為判斷,卻不小心求證,把腦袋擱置,必然導致「理性自殺」,而社會裏老弱婦孺、無權無勢的一群被拒之於門外。

  歧視源自成見,而成見的形成,又來自人於日常生活體驗中的某些非理性的感受與判斷等。現今港人普遍對內地同胞與新來港人士存有成見,而始作俑者正是特區政府,昔日它誇大新來港人士的數目,又透過傳媒把「新來港人士」定型為「欺瞞綜援、打尖插隊、不務正業、搶走飯碗、虛耗資源」的一群,於是不少港人(包括有關執法人員)心底裏對同是中國人的同胞存有成見(或歧視)。當這些偏見潛移默化深入港人的思想,而部分又確有其事在我們生活經驗裏頭,逐漸具體化為根深蒂固的成見,港人就易於負面標籤「新來港人士」為一切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同樣,成年人看青少年,問題的擔子一定落在青少年身上。

  過往,黑人在美國白人社會飽受歧視,經馬丁路德金牧師等人竭力爭取黑人權益,才有現今享有的平等待遇。也許本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更要落實消除港人對新來港人士與少數族裔人士的歧視。現時,平等機會委員會只集中處理「性別歧視條例」與「殘疾歧視條例」。看來,我們更需要「平機會」教化學校與入境處官員消除成見,使少年人享有入學權、林巧英享有出入境自由。

  從基督教信仰看,我們認信在創造主面前,人人平等,這是與生俱來,不容剝奪的。神賜予每一個體享有生命的尊嚴,因此不論是男或女、種族或宗教,每一個人皆有其做人的尊嚴,而任何權勢不可否定或踐踏這些基本的權利。教會的責任就是提醒地上政府履行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施政方案。當在上的有踐踏人權的錯失,教會就不能閉口不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