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心腸


1823 期(1999 年 8 月 1 日)
◎ 牧養心聲 ◎ 李興邦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何謂牧者心腸?很難簡單地下定義,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卻有一定意義,而且我們可以指向某某人說他有牧者心腸。記得讀神學時,每年學院都會頒發最具牧者心腸獎,得獎者由同學投票選出來的。得獎者當然實至名歸,他有何獨特之處?我想是因為他一方面主動關心及幫助同學與師長;另一方面因他和藹可親,深得同學愛戴,並願意與他分享交談。這分特殊氣質,是假裝不來的,也是當年我這個單顧自己事的人所欠奉的。

  不經不覺,當了堂會牧者十年有多,我有牧者心腸嗎?當然。但有多少?要問問上帝,問問教友了。當牧者對我來說有分張力,一方面我要努力學習,進修與退修,使自己在學養與靈養上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我要在牧養上投入人群中,以人為本,牧養群羊,不計較自己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前者需「閉關練功」,獨自上山崗;後者需「大開中門」,「進入人群中」。

  聖經經常用牧者(即牧羊人)與羊群之關係,來形容以色列的君王領袖與平民百姓的關係,可惜他們大多數是失職的牧人。聖經亦稱耶和華上帝為以色列的牧人。當耶穌傳道之時,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6)

  作為牧者,應有怎樣的氣質或心腸呢?我想首先要看得見,察看羊群的需要,特別是那些困苦可憐,無依無靠的人群,他們正需要稱職的牧人來引導、幫助他們。其次是發自內心的憐憫心腸,感同身受,體恤他們的苦況,不單不嫌棄他們,反倒願意親近他們。正如耶穌看見一個大痳瘋病人來求醫時,祂「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可一41)然後是想著要為他們作甚麼,把他們放在心上,成為心上人。最後是行動,就是把這想法付諸行動,服事眾人。而且心腸這回事,是需要付上時間、工夫、培養出來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