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青年牧養的未來
 真實互動更勝網絡上交流


2989 期(2021 年 12 月 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疫情影響下,教會紛紛轉為線上崇拜,信徒要適應崇拜形式得求轉變,惟有調查發現年輕人對於線上崇拜不如長者積極和正面,由世界華福中心舉辦之「網路時代下的青年牧養迷思── 牧師非得當網紅?!」調研報告反思與專題座談會已於十一月四日舉行,由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美國四地牧者共同探討在數位時代青年牧養的未來。

  美國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研究副教授蔡玉玲博士(美國)發表「疫情後的後教會歸位與定位」調研結果,她指對於線上聚會與屬靈生活,年輕人不如長者積極和正面,線上崇拜的專注度更是眾多年齡層中最低,疫情後的變化令牧者擔憂「舊的回不來,新的進不來」。她續指,十八至二十二歲為不穩定聚會時期,令年輕人離開教會的五個原因,包括:上大學遷居、教會似乎很多論斷或虛偽、覺得與教會的人沒有連結、不同意教會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的立場、因工作職責無法參加聚會。

  相反,吸引年輕人的十個教會特質則是真誠、避免偽善、真實、支持、不論斷、饒恕、激勵、關心、受歡迎、合一。蔡玉玲博士認為,年輕人看重人的連結與信任關係建立,而且感受性較強烈,他們喜歡有歸屬感和參與度,從中經歷真實的成長,重視議題與命題導向思考多於實質經驗,因此她認為:「不需要也不鼓吹牧師當網紅,因為年輕人期待更多實際互動。」

  基督教迦南堂主任牧師、伯特利神學院講師鄭家輝牧師(香港)指,現時較受歡迎的香港基督教青年媒體和網絡事工的經營者,主要是沒有接受過神學訓練,只是平信徒分享想法,「這令人反思是否要很高深、作很多裝備才做到?」他直言近年香港青年社會幸福感下跌,充斥絕望主義,移民潮湧現,且對現狀和未來有不安全感。

  他建議推行青年的社區共融計畫,結合社會創新意念、和平意念和實踐神學,以建立社創式教會,即重視社會關懷、重視弱勢及與社區⼈⼠的融入等,以此為教會帶來影響,甚⾄提供助⼒。他特別分享「YUM社區幹事計畫」,由教會招募和聘請社區幹事實習生,培訓更多青年人參與社關服侍工作,刻意聘請能力較低或背景有需要的年輕人,給予機會提供創意空間,將理論實踐在社區教會。

  甲洞衞理公會協理牧師許慧怡牧師(馬來西亞)認為牧者要先明白羊的處境,「疫情下大部分信徒處於消費者思維,有的按舒適度付出,有的委身獻上自己。」因此她建議以大組、小組及領袖栽培三層作分層牧養。此外更要處境化,例如以電玩來做神學反思、邀請同性戀者過來人以真實生命與年輕人對話,最後鼓勵他們參與社關行動。她指,馬來西亞疫情嚴峻時,她鼓勵年輕人要看重門前宣教,關心外勞,帶領他們派發物資。她又鼓勵作跨宗派、跨國家及跨領域資源共享,在網絡時代牧養應想清楚事工的存在意義、優勢,選擇專注做一件事,且能一直跟進。

  頻道擁有三萬訂閱的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牧師(台灣)直言,「網紅牧師」一詞本身觀念不正確,因為傳道人不能追求個人英雄主義,卻又不可否認影響力,再者網紅的定義是十萬以上,暫時沒有華人牧師達到網紅標準。他建議牧者不要追求數字,但要求成為有影響力的人。他又認為網絡牧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人要看見的溫度,但網絡卻可以成為工具幫助牧養。他又建議若使用網絡平台,要先決定用途是對外擴張還是對內牧養,持續進行嘗試,並認真堅持禱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